简析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模式
2019-11-26戴杭
儿童大世界 2019年10期
戴 杭
(北碚区凤林小学,重庆 400700)
一、巧借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具有逻辑性强的特点,小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比较单一,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不能挖掘其本质内容,学习过程中情境的创设可以帮助他们挖掘数学问题,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推理能力。而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给以学生以直观、真切的感受,由浅入深地带领学生进入到深入学习的层次中,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规律,引导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比如西师版五年级《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中,这一单元中主要包含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是按照知识的逻辑性顺序排列的,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一组不同大小的同一种图形,让学生直接判断出哪一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和最小,提示学生如何从数学的角度来计算图形的大小,教师给每个图形的边标上数据,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图形的面积,学生能很快算出长方形的面积,但其他多边形的面积就不知如何计算了,这个时候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中的分割工具,将多边形逐渐转化为学生已知的图形,帮助学生推导出相应的面积计算公式,有效地渗透了转化思想,发展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二、借助多媒体展现抽象性强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形象化的阶段,对于太过抽象的内容是无法快速理解的。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中对文字、图形、声音等软件,形成图文并茂的画面,将抽象的知识以直观的形象展示出来,起到刺激学生视觉的作用,促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例如《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中放大缩小的功能,演示图形变换大小和位置的过程,列举出生活中运用放大和缩小的案例,使学生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让学生掌握如何按照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换算方法,指导学生绘制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体会到数学的运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