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构建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2019-11-26袁蔺飞
袁蔺飞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皇华初级中学校,四川 泸州 646524)
一、知识素养,二者并重
教师在备课和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核心素养,力求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和核心素养能力同步提升。当然,在设计过程中,数学专业知识还应当居于其主体地位,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来传授,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开拓思维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老师要重视学生在数学课堂的主体地位,多对其进行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在课堂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拓展其数学思维空间,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平面几何知识时,教师不要先写出公式或对其图形概念和盘托出,而是要通过课前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最好能自己推导出来公式的形式。通过这样循循善诱的有趣发问,学生也会在这个问题之中进行思考和理解,这个过程就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同时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二、走出课本,开拓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实践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实践之前,老师应该借助课堂讲解的方法,将相关的实践知识和内容事无巨细地传授给学生,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实践水准。而实践探究,也就是具体化的、适应于教学对象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塑造一个发散性的数学思维,明白什么是举一反三,让他们灵活运用学习过的各种知识解决问题,主动并且自觉地寻找合适的方式方法。老师也可以多开展一些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总结、推理各种数学方法,从而锻炼其数学思维,以此增强初中生的数学能力与核心素养。
三、明确目标,加强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重心转移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上去,了解学生的自身需求和思维特点,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加以满足,使他们有机会证明自己的实力和数学能力。老师要注重一个数学问题给学生带来的思维上的启发,而不是一种单纯的提升技巧的途径。同时,教师应该制定一个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深入到教学大纲之中,自己首先要全面理解教材的内容和知识,明白其意图要培养学生如何的相应的学习或者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知识的理念和性质。
上述的种种教学方式如果实施得当,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提升他们的数学成绩,让他们在毫无压力、各式各样的游戏中就能轻松愉悦地完成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