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在汽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2019-11-26朱枫
朱 枫
(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 214000)
1 浅析当前汽车专业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与时代的发展脱节
当前,我国汽车专业教学的主要阵地主要在中职院校中,受资金、教学资源及教育人才的多方面限制,汽车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大部分中职学校汽车专业的教材是自主编订、研制的,这导致我国汽车专业教学的教材缺乏系统性与统一性。而中职学习汽车专业的教学理念、内容也更不上行业发展的速度,教材更新不及时,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东西通常落后于社会的发展。
1.2 学生缺少学习的兴趣
相较于普通高中的学生,大部分汽车专业的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及综合素质都不高。在长期的学习与成长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部分学生对于汽车专业中理论部分内容的学习普遍缺少兴趣,导致汽车专业学生自身的专业素养难以得到提升。同时由于缺少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标准。
1.3 对实践教学缺少重视
大部分中职院校由于教学资源于资金的限制,在硬件设施的配置上比价落后。汽车专业课程教学的开展普遍更为注重理论内容的教学,忽视与实践内容的结合。虽然现阶段一些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逐渐提升,但在课程设置上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存在脱节的情况,导致学生无法全面、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汽车专业的教学无法收获理想的教学成果。
2 一体化教学在汽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2.1 多方面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趣
比如对汽车维修的教学,这一部分需要学生明白汽车各种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维修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汽车出现的问题设置不同的主题展开参观教学。例如汽车引擎出现了问题,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去发现汽车引擎出现问题后,汽车会出现哪些状况,学生会发现发动机过热,润滑油的消耗出现异常等。这些问题教师不用直接告知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很多学生其实对汽车的兴趣都很大,这种自主探究首先会让学生自己了解一些理论知识。之后教师再给学生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之后让学生自己亲自尝试进行维修。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己探究,这样学生就能自己去思考,想去解决目前的难题,内心的挑战情绪和积极性就会被激发,最终起到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方法还有很多种,教师可根据自己班级学生性格选择合适的方法。
2.2 创新汽车教学方式
一体化教学的实现需要新教学方式的配合,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将汽车的每个部件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可以一边观看微课一边和实物进行对比。这样学生就能更为清晰的记忆每一个汽车零部件,且知道每个汽车零部件的名字与功能。另外,也可以通过远程直播的方式展开实践教学。教师可以和企业进行现场网络连线,让汽车维修师傅现场进行实际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就能随时随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而且这种方式还能让修车师傅及时纠正一些理论的不足,使学生了解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方法。除了利用网络外,项目实习是比较有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加强与校外企业项目上的合作。
2.3 实现实践与理论全面融合
教师可以在实训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全面融合:第一,让学生对同一个实践技能进行实训,在开始实训之前,教师通过语音对本次实践内容会用到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但不全面讲解,只讲解关键点;第二,让学生自己开始操作。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的操作经常出现问题,教师这时候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刚才讲解的知识点,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和自主探究不同,在学生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解决的方式进行理论的讲解,以让学生自己去判断自己解决方法的正确与否。这样教师就能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揉进更多理论,并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尝试。通过学生的错误,让其对理论知识印象更为深刻。这样学生就能清晰的记住自己的每个操作和相关的理论知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汽车专业的教学仍然存在学生兴趣缺失、教学内容落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汽车行业的发展。对此,专业院校在开展汽车专业的教学时,需要对一体化教学在汽车专业参观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实训教学法中的具体应用加以研究,促进汽车专业教学内容与模式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