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2019-11-26■刘

关键词:化学物质高中化学新课改

■刘 诚

高中化学知识理论性很强,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概念很多,也很抽象,这就给同学们的学习带来很多不便,而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更注重同学们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所以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对于同学们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不仅有助于同学们巩固化学知识,还能够提高同学们的解题效率,提升同学们的化学学科素养。下面就来谈一谈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一、守恒法

高中化学涉及最多的是物质之间的反应,一直以来很多同学对这一内容掌握得并不牢固,面对诸多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总是不知道如何着手去解决。实际上,化学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时是存在一定规律可循的,如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定律等,利用这些守恒定律解答问题的方法称之为“守恒法”。

例如,以质量守恒为例,将24.5g氯酸钾与5g二氧化锰混合并加热,待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得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9.9g,问:生成氧气多少克?面对这道题目,同学们首先应想到反应前后物质的总量是不变的,以此为基点再进行计算,会很轻松地得出问题的答案。对于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的使用,其关键也是要找出化学反应中的等量关系,进而运用守恒定律快速解决问题。

二、推理法

化学学科的理论性决定了其思维的推理性。高中化学中的化学反应是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推理得来的,很多时候我们在面对一些问题时,可以运用已有的经验或者是已经得出的结论进行推理再反证验证。所以,同学们要善于发现化学物质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化学物质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计算,最终得到问题的答案。

例如,以涉及化学反应的题目为例,一般给出前面的物质,要求运用化学反应条件推理得出后面的物质。如已知带烷基的物质,反应条件是光照,反应的类型是烷烃的取代反应,那么利用反应的条件可以直接推出后面的物质是卤代烃;再如,R-( )在一定条件下(CO,HCl)-→R-( )-CHO,假设中间体为M,那么可以推理出多个合成途径,从而也就很简单地得出中间体的结构简式。推理不是空谈,需要有一定的依据,这就需要同学们牢固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如元素的基本常识、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各种化学反应等。

三、逆向思维法

高中化学知识呈现的特点是复杂、抽象,同学们学习起来很是困难。但是就实际情况来说,高中化学知识也是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点之间可以相互进行推导,同学们缺乏的是对知识系统性的认知和了解。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同学们在面对化学题目时已经形成固定思维,抓住题目就进行计算、推理,有时并不能得到问题的答案。这时候就需要同学们转化一下角度,采取逆向思维去解决、反验证问题。

例如,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这一说法是否正确?同学们采取正向思维需要用多个实验来进行验证、分析、总结。经过分析后我们发现金属元素铜、铁之间有着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同学们可以找出不同的那个点进行反验证,即铜跟浓硫酸在常温的情况下是不能够发生反应的,直接解决了问题。这样,同学们通过一个反证案例打破了常规思维,拓宽了化学解题思路。

小结:总的来说,高中化学相对于同学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不过通过学习我们会发现,高中化学知识点之间还是存在很多关联的,只要同学们善于分析和总结,并以此为基准点归纳解题方法和技巧,还是能提高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并提升化学学科素养的。

猜你喜欢

化学物质高中化学新课改
第1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第1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第1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身边的化学物质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