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参与公共服务的必要性研究
2019-11-26徐早
徐 早
高校体育参与公共服务的必要性研究
徐 早
(云南财经大学体育部, 云南 昆明 650221)
分析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并对高校体育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的必要性进行研究,认为高校体育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的必要性是高校实现体育资源公益性的要求、高校体育促进全民健身的要求、高校与社区实现共同发展的要求、高校体育推进和谐社会的要求。
高校;体育资源;公共服务;必要性
公共服务是政府改革和公共行政的核心理念。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是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公共事业发展,为公众参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保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党和国家的重要目标。公共服务的形式多种多样,其所依托的组织结构也是多元的,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构建群众性的多元体育服务系统。地方高校作为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重要的连接点,具有丰富的体育资源,应积极承担职责,做好对外体育公共服务工作,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从高校体育的职责、政策法规的精神、社会群众的需求以及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等几方面出发,分析了高校体育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和参与公共服务的必要性,来引导高校做好公共服务工作。
1 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
1.1 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定义
地方高校对现有的体育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和科学配置,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面向社会群众公开校园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群众健身需要的各种举措,被定义为高校体育公共服务[1]。另外,高校参与社会公共服务不只是向公众提供健身场地、器械设施等硬件支持,还包含健身咨询、指导以及体质监测等服务。
1.2 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
体育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是为公民的体育活动提供物资保障和信息服务。根据公共服务表现出的基本水平,它可以被划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两类,其中,基本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为满足群众公共服务需求而提供的带有教育性质的义务服务,高校体育公共服务便在此范畴。
由于基本公共服务以提高全民的基础性福利水平和基本社会权利为主要目标,所以,高校体育公共服务不仅要满足社会群众基本的体育需求,而且,还要满足社会群众较为直接的体育需求,为此,高校体育公共服务可以被划分为全民健身服务项目和体质监测服务机制两大类。前者主要致力于组织服务、健身指导、健身器材的提供以及健身项目的研发和推广等;后者则服务于群众体质建设及其情况变化的追踪等,用以提高群众对体育锻炼和个人身体素质的关注度,进而促进全民健身项目的发展。另外,由于高校的发展水平和专业设置等基本情况不同,其在公共体育资源的占有率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高校体育公共服务在体育资源的供给方面也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高校自身的基本状况和特征有效开展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工作。
2 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必要性
2.1 高校体育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的要求
高校的政府属性决定了公共服务是高校的基本职责,在中国,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行为主体,是通过下设的职能部门和权力机构来履行国家职能和行使国家公共权力的。而地方高校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的一部分,既有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服务的权力,又有履行高等教育的义务。所以,地方高校参与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属于广义的政府范畴,是高校履行自身基本职责的表现。
高校作为国家的精神高地已经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领地,地方高校作为弘扬先进文化的主阵地,既要建设一种能推动社会发展的校园文化,又要成为这种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显而易见,现代高校不只是培养人才、研究科学和储存知识的场所,而应该成为服务社会和推进社会发展的助力[2]。所以,从高校的政府属性和基本职责来看,我国地方高校既有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责,又有为广大社会群众健身提供优质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义务。
2.2 高校实现体育资源公益性的要求
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地方高校都由政府出资建立,属于公益性资源。维护教育资源公平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高校教育本质和资源价值的具体表现。高校体育资源指的是高校开展体育活动所能调用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信息资源的总和。高校体育场地及健身设施在保证本校师生正常使用的前提下,与社会体育设施互为利用,已经成为了社区体育的显著特征。
我国曾在《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中明确规定,在不影响高校校园安全和正常体育教学的前提下,地方高校在课余及节假日期间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向社会开放高校体育场地、基础设施和健身信息等资源;各种国有的体育场地也均要求面向全社会开放。除此之外,自2006年起,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教育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高校体育资源面向社会群众开放的政策;2008年出台的《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公众开放试点工作方案》,针对高校体育资源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做了具体的指导方案和规划要求,用以探索和建立高校体育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另外,北京等众多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对应的法规,明确提出了高校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的要求。
总而言之,高校在不影响正常体育教学和保证本校师生体育娱乐的前提下,参与社会公共服务活动,为校外群众提供优质体育资源以满足其健身,是地方高校贯彻国家法规政策的要求,同时,也是维护高校体育资源公益性的需要。
2.3 高校体育促进全民健身的要求
21世纪,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但是,受制于政府财力供给不足和社会体育公共资源欠缺等众多因素,目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群众的健身需求[3]。尽管政府在体育事业方面的财政投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受重视体育成绩而忽视健身锻炼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体育经费在群众健身投入方面严重不足,致使全国范围为内群众体育场地和设施极为匮乏,公益性体育服务短缺,群众健身深受影响。
我国社会体育资源相对不足,全民健身事业任重道远,面对持续增长的锻炼人数,提高现有体育资源的使用率,是缓解社会体育资源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的体育资源大多集中在教育系统。据统计,高校除课余时间和各种节假日外,在正常开馆时间仍有七成未能落实对校外群众实施开放的政策,高校体育场馆和设施也有半数以上处于闲置状态,若是将这部分校园过剩体育资源充分利用,可以极大地解决社会体育资源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高校还具有体育人力资源上的绝对优势,这里不仅有体育理论知识渊博和体育实践能力强大的专业健身教师,而且还有众多校内体育骨干参与的体育社团和俱乐部,甚至是高水平体育爱好者和体育专业的学员等,这些高校体育人力资源能有效引导社区群众科学健身。总之,在社会体育资源相对匮乏的中国,高校体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需要。
2.4 高校与社区实现共同发展的要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体育参与社会公共服务就是将校园体育资源纳入社区体育的大系统中,并利用自身优质的体育资源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组织和管理社区群众进行科学而高效的健身,提升社区群众生活品质,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发展,进而推进社区稳定和繁荣[4]。另外,社会公共服务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求。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基地,应该以开放的姿态与社会融合,高校体育参与公共服务不仅可以引导社区群众接受体育教育,进行科学的体育健身,相对应的,社区群众体育服务也为高校体育人力资源实践提供了广泛的平台。在这一过程中,既满足了社区群众体育健身的需求,而且还提高了高校在本地的形象和知名度。
除此之外,高校参与公共服务可以解决部分体育运转经费的问题。高校将一批档次高、质量好的优质体育产品和服务进行有偿开放,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社区群众的体育消费,还能给学校带来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利用这部分经费不仅能适当提高体育服务人员的福利待遇以带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解决了高校体育维修经费短缺的状况。所以,高校参与社区公共服务是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也有利于促进群众健身和社区稳定发展。
2.5 高校体育推进和谐社会的要求
2.5.1高校体育公共服务有利于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和谐以人的和谐为基础,而人的和谐又以人的身心健康为根本。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正在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青少年肥胖和近视比率居高不下,中青年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人数持续增加,老年人病痛缠身等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所以全民健身工程的推进势在必行。
近年来,文明而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欢迎,我国的体育人口比重也在不断增加。高校体育公共服务为群众健身提供场地、设施和信息等一系列便捷服务,方便了社会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为全民健身的实施和终身体育的推行提供了契机,有利于群众从体育健身中获得身体拓展和精神享受,进而促进人体身心和谐发展。
2.5.2高校体育公共服务有益于促进社会公平发展
体育公平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具有与教育公平相同的性质,它们都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依法享有接受知识教育和体育健身的权利。随着全民健身观念的深入和终身教育的发展,社会体育资源的需求剧增,加之体育资源本就分布不均的状况,所以,公民依法平等享受体育健身的权利无法得到满足,而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体育公平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热点问题。另外,从教育的角度看,修身是教育的基本环节,而终身体育则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所以,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满足社会群众健身要求,是公民依法享受终身教育的权力,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效方式。
高校教育资源完备,体育资源优厚,人力资源丰富以及信息资源灵便都为高校参与公共服务,实现教育公平和体育公平提供了条件。高校体育资源共享满足了群众健身的要求,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发展。总之,高校参与公共服务的行为,加快了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推进了社会文明进步及和谐社会的进程。
3 结论
高校体育参与社会公共服务是履行基本职责的体现,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地方高校向社会提供优质的体育资源和信息服务,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体育公共服务和群众健身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韦绍华.高校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的发展探究[J].柳州师专学报,2015,30(5):128-131.
[2]肖汉银.浅析高校服务社会职能之历史演变[J].理论月刊,2009(12):84-86.
[3]李丽,张林.体育公共服务:体育事业发展对公共财政保障的需求[J].体育科学,2010,30(6):53-58.
[4]张永保.我国高校体育公共服务必要性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6,35(3):137-141.
Research on the Necessity of Sports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Servi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XU Zao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650221, Yunnan, China)
徐早(1975—) ,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