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措施
2019-11-26姚娜
姚 娜
(江苏省徐州新沂市实验学校,江苏 徐州 221400)
语感主要表现在日常的交流、阅读与写作之中,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学习基础知识的时期,掌握的词汇与认识的汉字是有限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还在发展中,很多时候都是凭着直觉来理解文字的,但往往会出现很大的偏差,形成错误的认知,有时候内心的感受非常强烈,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形容,种种迹象表明他们的语感能力需要加强。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探索出符合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教学方式,发展他们的语言综合能力。
一、以阅读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感
俗话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需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是多种感官同时运作的,把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把别人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是培养语感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同时也是积累语言、理解语言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提升学生语感能力的过程中,阅读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阅读书籍,除了教材之内的课文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教给学生各种阅读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通过默读、大声读、反复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慢慢感悟,逐步训练他们的语感能力。比如《秋天的雨》一课中,主要是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秋天的美,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的妙处,感受作者用优美的语言营造的秋雨所带来的美景。教师让学生重点阅读第二自然段并要求他们背诵,引导他们边读边想象银杏叶的美丽,读出栋感慨,用感情地朗读其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再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秋天的美景,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再次阅读,通过这样反复地阅读,不断地加深学生的感受,从而达到培养他们语感的作用。
二、品评词句,启发思维,强化语感训练
品评词句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学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阅读上,而不做深入的探讨,那么他们的阅读是无效的,因此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做到精读,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去推敲、揣摩、品味文章中那些深奥的词句,只有在真正理解了这些词句的含义,才能把文章读透,学习到他人写作的优点,这样既可以起到锻炼学生思维的作用,还能提高他们的语感能力。例如《金色的草地》教学中,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体会文中的“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尝试让学生复述某一片段,锻炼他们的语感能力。第一步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找出其中不理解的部分,记录下来,第二步教师分自然段解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听遇到困难的地方,讲解中教师也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检验他们自读时的理解是否正确,达到进一步深化的作用,最后一步教师的讲解结束后,让学生自由讨论一下对这篇课文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他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试着用一段话来概括文章大概的内容,这样学生就能跟着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可以起到提升他们语感的作用。
三、加强实践,深化语感能力
要想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感能力,还需要结合实践活动来进行,通过熟读、背诵、自我表达等形式,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实现有效的内化,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比如教师可以采取以读促写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写作中,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的妙用,使学生把握住语言的精髓,让他们对课文内容理解地更加透彻,从而发展他们的语感。再比如现代小学生受网络语言及不规范广告语的影响,口语表达不太规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成语、关联词等融入到他们的日常表达中,给学生一次畅所欲言的机会,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促使学生自主内化语言,规范了他们的口语表达,提升了他们的语感与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需结合学生的特点,探索出有效的训练方式,打好学生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让良好的语感伴随学生的一生,使他们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