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探索

2019-11-26鞠芳安

儿童大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有效性

鞠芳安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兰店乡中心小学,辽宁 大连 116400)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即将要进入中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他们将要面临更加严酷和激烈的竞争环境,这个时期他们的学习压力是比较大的,把所有的经历都放在了准备最后的一次小学考试中,那么在最后的小学生活阶段,教师要教导他们用平常心去面对考试,懂得如何适应初中的生活,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同时还要帮助学生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行为和思想,让他们能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为他们之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教师要紧紧围绕着六年级学生的特征进行,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起到启迪学生思想的作用,通过学习让学生纠正自己一些不良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使道德与法治对学生的生活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进而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贴近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悟人生哲理

虽说当前的小学生生活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可以了解社会中发生的各种事情,也能了解到社会中生存的不易,但他们实际的社会生活经验很少,长期生活在家长的保护伞之下,仍然无法理解事情发生的本质,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也逐渐地显现出来了,如果这个时候不能及时的进行教育,将来则会衍生出很多严重性的问题,影响他们未来正常的生活秩序。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来教授道理,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人生道理,促使他们产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及时地将他们不规范的行为和错误的观念扼杀在萌芽期,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有效性,使学生可以更好地面对各种生活状况。例如《信息社会面面观》中,教导学生正确地利用互联网平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增强他们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使他们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争做文明人。教师先让学生谈一下自己生活中有哪些获取信息的渠道,并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媒体或者栏目,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说出了电视、网络、广播等多种媒介,而大部分学生最喜欢的还是网络,教师再带领学生了解这些信息背后的故事,为他们展示不同媒体岗位中工作者的状态,让学生看到其中的艰辛与工作者的奋斗精神,给予他们一定的启发作用,课堂最后让学生搜集最近发生的一些大事,请学生自己讲解搜集到的新闻以及获得的感受,促进他们好好学习的决心。

二、巧设问题,逐层深入到学生的心里

无论什么样的科目教学,课堂提问都是避免不了的,但教师要掌握好提问的分寸,懂得发问的技巧,能调动全体学生思考的动力,引导他们积极地探索知识,让他们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增强他们的领悟能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把握住提问的时机,依据学生的表现提出层次性的问题,利用问题掌握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想法,针对教学流程作出适当的调整,使得教师的教学活动跟着学生的思路走,但教师要把控好课堂的整体教学方向,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站在国际舞台上》教学中,通过了解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及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师播放建国以来的外交情况,使学生了解我国从建国初期到现代外交方面的变化,为学生讲述各个重大会议的主要内容,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探索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是什么?周恩来是如何回答外国记者提问的?八十年代以后又发生了哪些外交大事?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的兴趣,将学生带入到认真学习的状态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借助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打破纯理论讲解的模式,除了借助生活案例和技巧性的问题之外,还应设置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并感受活动主题的价值。譬如《交通在线》中,让学生思考如何看待交通堵塞这一现象?造成交通堵塞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模拟交通拥堵的场景,请小学生扮演交通指挥官,帮助他们认识一些道路中的标志,使他们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整修道路的图片,让他们理解施工人员的不易,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这节课的教学效率。

小学教师要借助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很多问题等着教师去解决,教师要围绕着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有效性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