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融合策略

2019-11-26

儿童大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汉字文字素养

孙 云

(安徽省合肥市小庙中心学校,安徽 合肥 230000)

引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的渗透,学生才可以有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的知识获取多元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小学语文渗透传统文化是一个过程,那么教师要怎样进行教学去渗透传统文化是本文要论述的重点话题。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首先,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小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都处于尚未成熟的发展阶段,自我阅历不足,因此支撑自己建立起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论点”不足,在这样基础上教师就可以通过诗词歌赋的欣赏,古诗文的研究等等帮助学生去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帮助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美感,让学生的思想也更加成熟。通过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判断学生的心理活动,改变学生的沉闷学习和情绪低谷现象,改善消极的人生观。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渗透十分必要,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发展第一关。

其次,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当前的流量时代,信息碎片化发展时期,学生所能够接受的新鲜事物有很多,因此教师有必要给学生做好文化素养的渗透和安排,让学生真正的从一些不良网络信息的泥洼中走出来,改变虚幻的小说影响和文化道德扭曲的视频接入,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的文学作品去夯实学生的头脑,增强学生的整体素养[1]。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融合策略

(一)通过文字的方法渗透传统文化

文字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情感表达的依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为了给学生传授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师要从文字教学开始,让文字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承载工具。每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都有自己的特点,文字和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这样的关系在前百年的历史发展中都从未改变。学生学习汉字,理解汉字、书写汉字的过程都是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过程,更是体现中华民族智慧的过程。教师的实际教学需要对学生加以全面的引导,让学生去领略书写的智慧。例如,学生可以学习书写毛笔字,去上文字课,从汉字的演变开始,也学习汉字的多种形式如金文、大篆、小篆、隶书等等,汉字的学习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盛宴。学生在文字当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变迁。学生练习汉字、毛笔字等等还能够起到锻炼学生意志的作用,在书法中体验快乐,也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独特韵味。

(二)以课文为载体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

传统文化的渗透还需要以语文课文为主要的依托,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知识、文化还有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要从教材开始,结合着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渗透不同的传统文化概念。小学语文的文化渗透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进行,按照教材的基本依托,做好传统文化的融入,教师要深刻的研究教材,让传统文化的价值在课文教学中展现出来,体现传统文化精神和魅力,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大禹治水”的过程中,就可以给学生渗透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奉献的意识。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课后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历史人物有这样的奉献精神。如:由大禹治水联想到相似的大公无私的人,受到伟大人物美好品质的感染,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2]。

(三)创建语文实践活动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弘扬还需要教师创设实践活动,良好的实践活动不仅仅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够去实践传统文化的精髓。实现传统文化渗透的价值,也让学习方式更加丰富更加灵活。教师给学生组织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在中秋节,让学生说一说中秋的故事,自己学习过哪些关于中秋的传说。这样才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融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融合能够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也可以更好的使语文学习充满乐趣,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猜你喜欢

汉字文字素养
文字的前世今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热爱与坚持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