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
2019-11-26赵妮
赵 妮
(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方里镇中心小学,陕西 咸阳 712000)
引言: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与过去的听话、说话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是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它注重人际交流,培养应对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合作精神。课堂教学的四十分钟,每分钟都应该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益。如何在每次的口语交际课中,让学生学到更多交际的本领,教师的课前准备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交际课应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交际心理,给学生创设听说互动的交际情境。
一、保护表达欲望,激发学生爱说,会说的兴趣
在小学,学生年级越低,回答问题越积极,课堂气氛越活跃,常常是把手举得老高,有的惟恐老师看不到而站起身来,有的甚至着急地喊:“老师,我说!”……然而,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反倒越发不愿发言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表达欲望”没有给予很好地保护。如对“抢答者”的严厉训斥;对“误答者”的挖苦讽刺;对“未答者”的漠视冷淡……久而久之,在课堂上,特别是在口语交际课上,都是只有那么几个同学敢说,其他的则“闭口无言”。要保护学生的表达欲望,消除顾虑,教师必须正确对待学生。要重视学生有兴趣,才有交流的动机,他们需要老师常用肯定和表扬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不管学生讲得是否有条理,只要他(她)想说、敢说,老师要耐心地听学生发言,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要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及时肯定,不要轻易挑剔学生这个词“不规范”,那个词“有毛病”,即使某个词说错了,也要允许或提醒他重新换个词再说。小学生初练口语,往往语无伦次,更需要老师的细心呵护。
二、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自然交际
(一)巧用图画,再现情境
都说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兴奋剂”,图画是展开形象的重要手段,现今的教材中配有很多形象生动的图画,图画可以把课文内容形象化,易于儿童接受,这样能唤起学生观察、思考和说话的兴趣。
(二)实物陈设,演示情境
实物展现,能最快吸引学生的眼球。操作实物,演示一定的情境,能让学生最快进入观察,最想急于表达,交际训练自然进行。
(三)师生共演,进入情境
教师能参与学生的活动,会成为学生更想活动的催化剂。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表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记得教学《坐井观天》这课,我扮演青蛙,同学们扮演小鸟,我入情的朗读,读活了这个故事,生动的表演,演活了故事,最后让同学们想象,跳出井口的“我”高兴吗。同学们从我的动作想象我看到了美丽的景象,从我的表演想象我说了:天真的无边无际呀!小鸟说得对,我真应该早出来看看,现在我知道了,我高兴极了!由于我的表演,让孩子们更想说了,说的面也广了。
(四)结合生活,活用教材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虽然教材中的口语交际编排图文并茂,假如我们就教材本身展开口语交际实践活动,有时就会使口语交际教学陷入死胡同。教材编排得再好,它始终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选择直观、形象的贴近生活的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学生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去。
三、创造口语交际实践机会,拓展口语交际的空间
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口语表达能力,除了在语文教学的各环节中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外,还应结合日常生活开展各种活动,为口语交际的教学提供源泉。例如:⑴口述见闻活动:即在语文课前几分钟,开展一句话新闻传真活动。天天坚持还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⑵祝贺感谢活动:如学习进步的同学,过生日的朋友,做了好事被表扬的同学等表示祝贺,并要求受到祝贺的同学说几句感谢的话。⑶自由议论活动:教师根据训练的要求,选择学校近期发生的某一件事或某种现象,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以提高口语交际与明辨是非的能力。
四、提高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在口语交际中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倾听。现在的语文教学很注重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和运用。口语交际是一种很好的运用所积累的语言进行会话的语言学习方式,但前提是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我觉得口语交际中“倾听”的要素是:⑴要注意仪态:眼睛要看着对方,这是尊重说话人的表现,不然说话人会认为你心不在焉;不要一听到不同的意见就沉不住气,随意打断对方的陈述;也不要因为自认为已经领会了对方的意图而显出不耐烦的样子等等。⑵要注意理解:要分析对方的话,正确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并把它们记住,以便作出相应的回答。
结语
总之,在语文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必须按照小学生的特点,转变观念,改进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真正活起来、动起来,让口语交际真正融进学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