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探讨
2019-11-26陈飞红
陈飞红
(浙江省丽水市外国语实验学校,浙江 丽水 323000)
传统教学策略已经不适用新课改后的教材,与新课改教学理念和目标也存在冲突。为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应该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策略。教师应该创新素质教育的认识,就教材内容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目标进行分析,采用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有效的数学教学课堂。
一、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相比其他学科,初中数学在教学内容上相对枯燥,学生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推动力,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所以教师应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挑战欲,在成功的经验中逐渐累积兴趣。但是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延长学习的时间,想通过大量刷题来掌握知识,不重视学习的效率。初中数学难度相对加大,只有重视学习效率,才能合理安排时间。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兴趣时,应该加强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同时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在课下的时候则让学生放松心情,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学习的良好状态,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满足感。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趣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是实践——认识——在实践的过程。数学作为一门应用范围广泛的学科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问题的创设和研究,将抽象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所学知识,探索发现数学问题。
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也是新课改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除了要指导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外,还想应该引导学生养成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逐渐发现知识,生成结论,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三、提高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初中数学课堂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要加强对数学知识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将数学课堂和各种活动联系起来,提升教学的开放性。数学课堂上,为学生留下一定的空间去思考、自主探索。比如,在教授《勾股定理》时,教师出示这样的题目“小明买了一根竹竿,要拿回20楼的家,电梯的长宽高分别是1.5米、1.5米、2.2米,那么竹竿最长是多长?”如果小明买的竹竿超出了最高范围,那么怎样才能将竹竿带回家?问题接近生活并且具有开放性,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具有想象发挥的余地,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通过相互讨论,提高了学生思维发散和语言锻炼能力。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初中数学思维水平要求较高,很多学生都觉得枯燥无味,失去学习积极性。多媒体视听同步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课堂教学中图、文、音等一体化,让学生产生直观的视觉体验,再通过精心设计教学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掌握数学应用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
五、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占据了课堂支配地位,在讲台上挥洒自如,激情澎湃的开展教学,但是学生在讲台下昏昏欲睡,最后的教学效果依然不理想。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效率低,效果差,是新课改的重点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教师独角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主要是取决于学生在合作讨论中是否有参与到实际的讨论中,是否真正进行了独立的思考。只有先进行独立思考,在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后,在与他人进行交流,这样才会将思维的价值放大最大。不同思想在相互交流后,就会产生更多的想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收获成果。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在新课改背景下需要完善和改革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有很多,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课改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改变传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焦旭中心,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趣味,打造开放性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保证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