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跟着古人去春游

2019-11-26迪/文

小学生优秀作文(趣味阅读) 2019年4期
关键词:兰亭集序寒梅醉人

吴 迪/文

古人似乎总是对季节的更迭特别敏感。当我们感慨着“啊,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杜甫看到的是时间的不可抗拒,写下了蕴含哲理的“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小至》);当我们感慨“啊,春天过去了,夏天来了”,陆游正目睹春华落尽,听到布谷声声,用“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初夏绝句》)的句子迎来夏日;当我们又感慨“啊,夏天过去了,秋天来了”,白居易已经在蝉鸣与秋雁的一往一来中感受到“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宴散》);而当我们再一次感慨“啊,秋天过去了,冬天来了”,高适却在“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别董大》)的苍茫与壮阔里送别了友人,并慷慨激昂地告慰友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四季景象各不相同,文人们对此也各有偏好。“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减字木兰花》)苏轼笔下的初春时节,黄莺初啼,嫩草初生,细雨蒙蒙,万物复苏,正是他眼中最好的季节。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告别了漫长的寒冬,明媚的春天总是能带给人格外多的欣喜。李白曾有“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早春寄王汉阳》)的诗句,听说春天已至却迟迟未见,便要去向寒梅打探春天的消息,可见春天的魅力有多大。

古人也热衷春游。比起一些现代人“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老土旅游方式,古代人真的比我们会玩。虽然没有现代社会发达的交通方式,但古代人懂得量体裁衣,积极开发“近郊游”“短途游”,小河边、草地上,都是他们拥抱大自然的好去处。尤其是没有手机和“朋友圈”的束缚,他们可以更加纯粹地享受出游的过程,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回忆。

古代甚至有一个节日,几乎成了人们的“春游日”,那就是上巳(sì)节。上巳节又称为女儿节,这个节日在先秦时就已经出现,魏晋以后则渐渐固定为每年的三月初三。在这一天,人们要走出家门,到水边举行祭礼,洗濯污垢,消除不祥,叫作“祓禊(fú xì)”。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沐浴、采兰、嬉游、饮酒等活动,上巳节渐渐成为人们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早在《诗经·郑风·溱(zhēn)洧(wěi)》中就有这

样一段描写: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这里说的“士与女”就是指当时的青年男女,他们手持香草,结伴到溱水、洧水边去春游,一起欢笑游玩,还赠送芍药以表情谊,想来大概与今天的少男少女也十分相似吧。

《论语》中记载过,孔子的徒弟曾皙在谈及自己的志向时说,他希望“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他所描述的正是一副无拘无束沉醉于自然的春游图景,怪不得孔子也被他的话所打动,立刻说道“吾与点也”,表示想加入他的春游旅行团。

到了魏晋时代,上巳节逐渐成为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的节日,也由此派生出了一项极富雅兴的文人习俗,那就是“流觞曲水”。众人分别坐在曲折流淌的水边,用酒杯盛酒,放在流水的上游,任其顺流漂下,酒杯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并且赋诗一首,否则就要罚酒。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文人“春游”当属《兰亭集序》所记载的那次集会。“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与一众友人开怀畅饮,诗以咏志,他更是有如神助般挥毫而就《兰亭集序》这一千古名篇,使他们这次尽兴的“春游”成了流传千古的美谈。

杜甫在诗中描写过上巳节热闹的情形,“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丽人行》)。白居易喜欢春天里出去走走,“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熊孺登爱饮酒,但深感酒醉人,春光更醉人,“看君倒卧杨花里,始觉春光为醉人”(《春郊醉中赠章八元》)。春色无限好,不如像古人一样,与友人结伴,沐春风而行,如果逢春不懂游乐,只怕要被古人笑作“痴人”了。

猜你喜欢

兰亭集序寒梅醉人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自然语言
咏 松
寒梅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书香醉人
如花绽放
趣图妙语
回头遇见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