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墓志资料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运用举隅

2019-11-26杨向奎吴健峰

文学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韦应物墓志古代文学

杨向奎 吴健峰

墓志是直述逝者世系、岁月、名字、爵里,用防陵谷迁变的一种文体,古代社会各阶层均有广泛使用,是重要的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利用价值。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内容丰富,课时量大,在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强化文化认同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作为专任教师,努力扩充课程资源、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是相关教师应有的责任。笔者近年对古代墓志文多有关注,在承担本科教学任务时,有意将墓志资料应用于本科教学,解决了学生的一些疑难问题。今不揣浅陋,将一些本科教学的实例粗撰成文,以就教于博雅君子。

一.作家的原籍、出生地、家族居住地

作家的原籍、出生地、家族居住地等是作家基本的生平信息之一,与作家创作有一定关系,弄清作家这些信息对读懂部分作品大有裨益。理论上,中国古代文学教师或教材,应准确地区分作家原籍、出生地、家族居住地等,并确定、明白地向学生传达这些信息。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情况却没那么简单。

例如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是大家熟知的作家,有关白居易的原籍、出生地、家族居住地等内容,各种教材在表述方法上并不一致,容易使学生产生困惑。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钱塘湖春行》诗注释中云:“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唐代诗人。”[1]60朱东润主编《历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朱本)在白居易诗部分云:“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为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人。”[2]20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作品选注》(以下简称袁行霈本)介绍白居易生平时云:“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渭南下邽(今陕西渭南)人。”[3]450郁贤皓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郁本)云:“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下邽(今陕西渭南)人。”[4]160袁世硕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袁世硕本)云:“白居易(772-846),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下邽(今陕西渭南)人,祖籍太原,出生于新郑(今属河南)。”[5]410除了八年级《语文》教材外,都说白居易是“下邽人”。祖籍太原,出生于新郑,不是太原人,也不是新郑人,却是“下邽人”,这不免令入学不久的大学生产生疑问。当学生问及此问题时,口头解释较为缠绕也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针对这种情况,采取让学生课外阅读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铭并序》、陈寅恪《论李栖筠自赵徙卫事》两篇文献的方法,既可拓宽本科生的学术视野,也能把白居易为“下邽人”的疑问进行一个很好解决。

《醉吟先生墓志铭并序》乃白居易自撰,身世部分真实无疑,云:“先生姓白,名居易,字乐天。其先太原人也。……大历六年正月二十日生于郑州新郑县东郭宅,以会昌六年月日终于东都履道里私第,春秋七十有五。以某年月日葬于华州下邽县临津里北原,祔侍御、仆射二先茔也。”[6]虽然白居易最终并未葬入下邽先茔,而是葬在了洛阳,但据此志可知,其祖父、父亲均葬在下邽。陈寅恪在《论李栖筠自赵徙卫事》一文中云:“吾国中古士人,其祖坟住宅及田产皆有连带关系。”[7]葬在下邽,其住宅、田产理亦应在下邽。住宅、田产在下邽,不难判断其家族居住地即为下邽矣,这是判定白居易为“下邽人”的重要依据。经此阅读、推理,学生得到了相应的学术训练,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作家的生卒年

作家生卒年也是作家生平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作品系年、作品解读至关重要。研究者历来重视对作家生卒年的考订,但有时因为资料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作家都能准确确定其生卒年。但作家或其家族成员墓志的出土,为考订作家生卒年提供了新资料。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及时将这些新资料引入教学,弥补教材中相应的缺陷,并让本科学生初步了解作家生卒年考订的方法,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应有的题中之义。

兹以韦应物为例。韦应物是中唐前期的著名诗人,后人往往以王、孟、韦、柳并举。有关韦应物的生卒年,因材料之局限,前人考订之间略存歧异。朱本作品选订为“737-约789”[2]158,袁行霈本订为“733-793? ”[3]394,郁本订为“737-791”[4]140,袁世硕本订为“737-792?”[5]371。诸本中韦应物生年相对较为统一,卒年却各不相同,这种现象,容易给教师和学生造成困惑。当有新材料可以解决诸本之间歧异时,教师有责任将相关最新成果引入课堂。2007年,韦应物墓志在西安长安区韦曲镇出土,《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续编》收入此志,兼有图版和录文,为考订韦应物生卒年及相关事迹提供了便利。志文云:“以贞元七年十一月八日窆于少陵原,礼也。”[8]据此可定,韦应物卒时应在贞元七年十一月八日之前。贞元七年为公元791年,则袁行霈、袁世硕本的793?、792?可以排除。

此志不同于一般墓志,未书卒年,而葬年不等于卒年,尤其在古代,停葬一两年的情况并不鲜见,因此郁本的791年尚不能成为定谳,还需结合墓志中相关文字及文集中相关作品综合考辨。在教学过程中,将韦应物墓志全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尝试考证韦应物生卒年,并撰成短文。各家教材意见不一致,反而会激发学生考求的兴趣,如此这般,就带动了学生对相关作品的深入解读,待学生论文写好后,利用课下时间班内展开争鸣,在争鸣的基础上,提供陶敏学术论文《韦应物生平再考》作为对照范本[9],查找自己思维、材料上的纰漏。经过这些环节的训练,不但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对其思辨能力、学术兴趣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三.文学史的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包括文学作品教学和文学史教学两部分,文学史教学旨在梳理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探索文学发展的规律,在继承文学遗产的基础上,为当代文学创作及文化建设等提供借鉴。因此,清晰地梳理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并使这一脉络在学生头脑中得以构建,便成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但在具体操作中,发现因教学内容多、脉络杂、课时少、授课方式单一等原因,所教的学生中,能很好梳理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的并不多。分析个中缘由,内容多、脉络杂,短时间难以有效掌握等是主要原因。针对这个问题,我试图寻找内容少、脉络清、易掌握的文学史教学材料,几经比对后发现,元稹为杜甫所撰墓志铭中对杜甫之前诗歌的梳理就具有这些优点,是很好的中国古代诗歌史教学材料。

元稹在《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中,首先点出杜甫诗歌集大成的特点,而后从尧舜时君臣赓歌相和开始,经《诗经》《楚辞》、柏梁体、苏李诗,历建安、正始,而风概稍存。至宋齐,意义格力无取焉。梁陈刻饰、佻巧之词剧,又宋齐之所不取也。唐兴,能者互出,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而律诗出。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然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未能尽善。至于子美,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尽得古今之体式、兼昔人之独专[10]。从中唐以前诗歌史全局来看,此篇文字用简短的篇幅勾勒出这一时段内诗歌的发展演变,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且和目前文学史的审美标准一致而简洁许多。在教学过程中,将此段文字作为本科生的背诵内容,或将其作为注释作业的练手材料,都是不错的选择,只是要提醒学生墓志文中难免有“谀墓”色彩,抑李扬杜不足取,应在观念上给予注意。

四.隐含读者的作用

根据西方接受美学的见解,一部作品完成之后,为读者接受之前,其中已隐含着读者,即作者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以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此即“隐含的读者”。隐含的读者影响乃至决定作品的构思、风格等要素的形成,促使作者自觉地偏重或回避一些问题。这些理论对于本科学生而言,并不艰深,文学概论课程老师也会传授相关知识,在古代文学课上并不需要对此展开详细讲解,但是隐含读者对古代诗文创作的影响,一直以来却缺乏一则生动具体的实例。直到琢磨欧阳修撰《薛质夫墓志铭》后,我就认为找到了实例。

古人镌刻墓志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以防陵谷迁变,二是将亲人德善功烈传于无穷。依据这两个目的,其最终的隐含读者应是后世发现墓志的人,但是个别墓志与此不同。如欧阳修撰《薛质夫墓志铭》,欧阳修乃质夫妹夫,质夫其父乃资政殿学士、赠礼部尚书简肃公,母曰金城夫人赵氏。文章以讳字开头,接以族出、履历等,甚为简洁,其后转入对质夫两娶而无子的议论,与一般墓志结构不同。议论部分先批判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非万世之通论,而后进行区别:不娶无后,罪之大者可也;娶而无子与不幸短命未及有子而死者,其可哀不可为罪。接着说明质夫属于后者,其可哀也,非其罪也。进而推衍开来:自古贤人君子未必皆有后,其功德名誉垂世而不朽者,非皆因其子孙而传也。最终得出恶者有后而无益,为善虽无后而不朽的结论。作者打破常规,把大段议论作为墓志重心,这种结构的形成和隐含读者紧密相关。文曰:“常哀质夫之贤而不幸,伤简肃公之绝世,闵金城夫人之老而孤,故为斯言,庶几以慰其存亡者已。”[11]存者指金城夫人,亡者指简肃公和质夫,他们共同成为欧阳修预想的隐含读者,为了安慰他们,才有文中那大段议论。把被“伤”、“闵”者视作隐含读者,决定了此文议论为主的结构布局。

以上举出四个实例,以证明墓志资料不仅仅是文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也是相关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教学素材,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学生情况灵活运用,将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段时期内,高校教师普遍重科研轻教学,尤其轻本科教学,造成许多弊端,为了扭转这种风气,国家相关部门提出“以本为本”,并对“四唯”“五唯”等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进行了批评,得到各地高校的响应。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对所承担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魏晋隋唐部分)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得出墓志资料运用于本科教学的四个实例,非常肤浅,意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冀教学水平有所提升。

猜你喜欢

韦应物墓志古代文学
金代张楠墓志考释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的转换
夕次盱眙县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韦应物 淮上即事》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寄李儋元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