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小学数学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11-26邱少仁

儿童大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小学生

邱少仁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坡头镇鸭子港中学,湖南 常德 415916)

培养和发散儿童的数学思维,是当前小学数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这就直接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和被动接收知识灌输的教学观念形成了对立之势。笔者在充分考虑到如今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前提下,提出了几点对发散儿童思维,打破思维定式的教学拙见,希望可以对同仁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综观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还是一目了然的,比如,教师枯燥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使得教学现状与素质教育中“以生为本”的倡导相悖,学生逐渐形成了对教师的依赖,思维处于惰性的状态,试想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又如何实现思维的锻炼?其次,主要就是学生自身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部分儿童缺失自主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其实,当时间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时候,才是思维锻炼的有利时机,但,很多情况下儿童都被眼花缭乱的电视剧、动画片所吸引了,毫无自主预习和复习的过程。再次,就是小学生堕于思考问题,存在作业抄袭的现象。抄袭别人作业的行为,使得思维自主锻炼的过程流于形式,想要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优化数学教学引导,促使儿童思维发散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突破教学桎梏,提升儿童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设计合理的启发问题,激发思考积极性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师要懂得科学设计教学的悬念,对儿童实施问题启发和引导,如此,小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能力就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我们都知道儿童时期人具有较强的思维可塑性,教师科学设计教学的疑问,帮助儿童摆脱思维的定式,可以有效促进儿童思维的发散,进而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学习的智者和强者。

比如,我们可以随意择取一张纸,询问学生“同学们,想一想在不用外力,不添加任何辅助支撑手段的情况下,我们怎样做可以让这张纸站立起来呢?”,由于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都是习惯以平面思维逻辑方式进行推理和概括,所以,采用这样的问题,对于锻炼儿童智力,使其实现由平面思维向立体思维进行转化是非常有帮助的,认真思考,突破平面思维限制的儿童就会发现只要将纸张对折,并展开就可以实现目的。

(二)创造趣味生活情景,边表演,边思考

其实,细心观察孩子的老师,总能发现,大部分的孩子比较喜欢参与游戏、活动和表演,因为,这些元素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乐趣,并且通过游戏、比赛和演绎等方式,证明自己身上具有的才能,从而得到其他同龄人羡慕的目光。因此,笔者又在充分参考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的前提下,提出了结合数学知识创设生活化教学演绎的情境的设想,如此,广大的学生群体,就可以一边表演,一边思考,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实现思维的发散和创新教育效果。

比如,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的问题,这类问题也经常出现在应用题中,成为儿童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教师可以模拟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比个子”的情境,创设:“谁比我高”的演绎情境,模拟“小明去年身高为85厘米,今年的身高为93厘米,请问小明比去年长高了多少?”这样的生活情景,如此,孩子们就会从实践出发,努力动脑思考问题,进而主动获得解决之法,促进思维的发散。

(三)布置实践性数学作业,寓教于乐

当我们通过教学实践,有效培养了儿童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更应当指导他们学会具体应用,即利用数学知识,熟练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毋庸讳言,学生在自主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更会实现思维的拓展和延伸。比如,在教学《长方体》时,教师切勿按照数学教材上进行授课,如此,小学生一下子很难接受和理解长方体的棱长、面积和体积等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一下家里的空调和冰箱,它们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点,以此来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活力和灵活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并在日常教学中切实落实。把握住一个小学数学教学的今天,要远胜于两个、三个数学教学的明天,因此,笔者在充分认识到儿童数学思维锻炼的重要意义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帮助优化教学质量,切实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简单策略,其不足之处还有很多,但希望与各位同仁共勉。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小学生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培养思维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