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9-11-26王孝虎
王孝虎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作为语文老师,如何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呢?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一.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时代不同,学生的学习观念不同。现在上学不是唯一的出路,再加上学生在家都是娇生惯养,怕吃苦,不够重视学习。因此,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比较懈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学习兴趣。
2.学生过度依赖资料,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改下的课堂,要求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可很多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无法与老师配合。或者过度依赖资料,抱着资料上课,回答老师的问题,照着资料念,个个都是标准答案,这样的课堂失去了意义。
3.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课本、板书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给学生传递知识,而学生要做的就是在下面记笔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语文是极其灵活的一门学科,只要理解了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学生就可以自己组织语言来表达出来,也是正确的答案。
二.如何改变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
1.把握三维目标,进行教学目标有效设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精美的教学预设必须首先“定标”。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目标设计呢?经实践,我认为:首先要认真研究所定目标与上位目标的关系,把握教学目标的科学性、操作性;其次要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确定目标的重点;再次要深入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内容,分析可获得的教学资源,以便挖掘教学潜在的教育意义;最后要清楚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的关系,把握教学效益的底线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于学习语文不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对语文的学习、阅读等产生抵触心理,这样,就算语文教师再努力地教学,也无济于事,因为学习的主体根本不想接受语文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方面,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是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一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教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这门课程,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内容,并且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开拓性学习也会明显提高。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后,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因为习惯决定一切。初中生相对于高中生来说,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其逐渐地形成学习语文的习惯。习惯的形成是长期的过程,所以语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当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后,就会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后,要努力引导学生实现下一个目标,形成另一个好的习惯。
3.培养学生提问意识,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只是起着引导作用。在当前实行素质教育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打破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学生通过先预习课文,提出和文章相关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和询问老师,从而解决疑难问题。这样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
4.以人为本,发展情景创设。创设教学情景,是为了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学生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师更应该注重创设情境。“境”是情境教学的一个维度,“情”则是另外一个维度。教师必须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山泉里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喷涌出来的则是一股股巨大的感染力。它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似的情感.
5.优化教学结构。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结构,其运行的轨迹应是始于目标又归于目标,综合推进,整体滚动,有机地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巧妙地串连融合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滚动的轨迹就是课前预设时的理想教学主线。因此,优化的教学结构应做到清晰分明,这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构的内在关系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