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9-11-26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徐蓓蓓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11期
关键词:老妇人道德课文

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 徐蓓蓓

对小学生的教育内容中,思想道德教育是十分关键且重要的环节,小学生仍处于较为单纯懵懂的阶段,其人格养成需要在学校中由教师对其进行细致的培育,由此帮助其塑造优秀的世界观、价值观,使其走出校园时同样能够正确地、客观地看待世界,融入社会。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课程内容,有计划地为他们开展德育知识讲解,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使其在课堂中不只是接受了知识,更是完善其道德文明修养。语文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中时,作者表达的精神内涵为例,深入浅出地剖析其应当具有的道德文明精神,不经意间即可帮助学生改善自身可能存在的道德问题,最终健康地成长。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

诚实是一个人应当具有的基础道德,也是最重要的道德之一,一个人若没有诚信,其与他人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将充满不信任,对交往双方均会造成不良影响。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是由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并自行理解而完成,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的相关故事案例,引导学生对教材具有优秀美德的人物进行学习。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我不能失信》一课进行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宋庆龄诚实守信的举动,并以此提升对自己的要求,与他人交往时同样应当恪守承诺,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对《孔子拜师》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生动地讲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使其看到孔子谦逊有礼的一面以及观察其对教师的尊敬,并通过几个从课文中引申出来的问题,让学生自行领会孔子的道德修养,由此提升自己的文明水平。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

例如,一位教师对《爱之链》一课进行教学时,讲解完课文的表面故事发展之后,令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剖析,从课文中的一个个简单但包含了巨大感动的事例中收获对“爱”的理解。如课文中一位老妇人的汽车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抛锚后,仍期盼着有人能帮助她。乔依便在这样的情况中出现,事实上他只是一个失业的人,自身尚且难保,但他仍十分热心地为老妇人提供了他的帮助。老妇人身处怎样的环境中——天气寒冷,对年老的妇人而言更是难捱;为了修车将自己折腾得一身伤痕与污渍,但仍无法完成修理,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乔依自然地对其提供了帮助,让老妇人在绝望中感受到了关爱的力量,由此对比更能体现乔依的善良与真诚。与此同时,乔依并没有用高高在上的施舍态度对待老妇人,而是用热情的、普通的姿态,仿佛帮助他人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若他冷漠地离开,亦不能对他进行指责,但他用行动描绘了无私这一品质,使得学生可以感受到其高尚的道德水平,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若遇到他人正处于困难状态时,可以对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将爱传递给他人,使他人能够感受到人性的温情,从而令他人也能对别人提供帮助,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正能量循环,这样的反馈可以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的精神文明道德修养,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

三、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爱国教育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囊括了古今中外各个时期及各个优秀作者的作品,旨在令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可以令学生在课下对第二天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了解作者及课文的时代背景,为第二天的学习做铺垫。

例如,一位教师对《大江保卫战》进行教学时,提前令学生对1998年的洪灾进行了解,使其更直观地感受到解放军的伟大精神。因为时代的原因,以及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通常难以接收或主动了解与此相关的知识,因此容易出现对课文不理解的现象,因此学生主动对相关知识进行查询有利于其更好地理解课文内涵,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当时的图片或影像资料令学生感受当时解放军的艰辛情况,从而更能感受到当时解放军为保卫人民群众作出了伟大的奉献,令学生受到感染,并对解放军致以深深的尊敬,使学生身处课堂的同时要放眼社会,使其具有社会责任感,塑造其世界观及人生观。由此使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育其主人翁意识,未来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应当注重对其爱国情怀的引导和培养,教材中有针对性地选入了许多体现作者爱国精神的文章,旨在培育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爱国精神。

例如,一位教师对《富饶的西沙群岛》进行教学时,首先令学生对课文进行通读,用文章中优美的语句引起学生的兴趣,再播放相关风景纪录片,让学生通过多个角度观察西沙群岛,并使其明白我国领土不可分割,应当积极维护我国主权完整。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教材文字对其潜移默化地植入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思想文化,提升学生的道德精神文明内涵,将语文学习与德育学习相结合,一方面提升其语文学习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塑造优秀的三观,培养其人格魅力,这亦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因此教师应当以身作则,用优秀的道德品质感染学生,并通过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猜你喜欢

老妇人道德课文
坦然接受他人的好意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背课文的小偷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老妇人与店员
老妇人与店员
背课文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