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图书馆档案研究的计量分析
2019-11-26郭清秀
郭清秀
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对以往社会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高校图书馆档案是高校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在各项活动中产生的具有参考利用价值并保存归档了的材料,是图书馆工作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系统真实的记录。高校图书馆档案多是馆内历史发展、图书、报纸、电子资源以及书本招标采购文件或者校内文件的复印件等,可以说,高校图书馆档案记录着一个图书馆从建立到建成到最终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它有助于新领导了解图书馆的历史发展,能为图书馆的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为改革建设提供第一手资料,它本身也是图书馆馆史和学校校史的重要内容。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网络总库(CAJD)中的数据进行统计,检索方式为“高级检索”,在主题栏输入“高校图书馆档案”,系统自动匹配为精确检索,检索时间范围、关键词、作者都不设限制,来源类别为全部期刊,检索时间为2019年3月18日。本次共检索出213条记录,剔除不相关或相关性不大的论文3篇,最后得到有效论文为210篇,作为本文进行统计分析的样本数据。将这些数据从年度、期刊、作者和主题几个方面进行查探,以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档案研究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简要回顾,从而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档案方面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1.年度分布。从1983年开始,陆续有研究者将研究眼光投向图书馆档案这个领域。从发表论文的数量来看,该领域的研究明显可以分为两个时期:2004年之前,研究起步时期,每年都只有一两篇文章,有时甚至没有;2004年之后,关于图书馆档案的研究论文才开始多了起来,平均每年有14篇左右的相关文章,这表明关于图书馆档案的各方面研究一直平稳发展,却也一直没有引起图书馆界,档案界人员的过分关注。
2.期刊分布。根据检索结果进行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档案相关的研究论文,共发表在《兰台世界》等110种期刊上,载文量前16的期刊共刊载93篇论文,占总论文数的44.3%,其它117篇文章共发表在94种期刊上,合占发文总量的55.7%,表明学界对高校图书馆档案研究的成果还是有一定的刊物聚焦性的。但是,从期刊来看,110种期刊中,只有极少数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档案学类或图书馆类的核心期刊更少,绝大多数只是普通学术期刊。可见,关于我国高校图书馆档案领域的研究成果还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研究者的研究水平也有待提高。
3.作者分布。据统计数据,发文最多的是张晓凤,有3篇研究成果。陈晨等19位作者,各有2篇研究成果。其他169位作者,各有1篇研究成果。作者分散,也缺少代表性的研究者,这说明在高校图书馆档案研究领域中还没有稳定的研究者群,也说明大家对图书馆档案的重视程度和研究深入性都还不够。
发文最多的单位是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有6篇研究成果。其次是广西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和唐山学院,各有4篇研究成果。渭南师范学院和扬州大学各有3篇研究成果,其它单位绝大多数都只有1篇研究成果。这说明,在高校图书馆档案研究领域中,稳定的研究单位尚未形成。
4.主题分布。分析检索结果和统计数据,可发现我国高校图书馆档案领域的研究论文涉及到的主题非常多:图书馆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策略、图书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档案管理工作各个方面、档案业务各环节、档案意识与研究、大数据与电子档案管理、档案服务及其改进、档案的教育作用、评估档案、数字化档案、档案信息化、档案模式、图书或教材档案、学科档案、诚信档案、咨询档案等等。主题很泛,说明高校图书馆档案的方方面面都被研究者们进行了开发和挖掘,但深度不够。
习总书记很重视档案工作,他说:“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既是图书馆的重要工作,也是高校档案工作的内容之一。虽然从整体上来说,高校图书馆档案的研究不多,没有形成稳定的研究队伍和研究单位,研究层次也不够深,但是,此领域的研究者们尝试着挖掘了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这是比较让人欣慰的,期待着更多研究者们将眼光投入到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领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