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误区与本位
2019-11-26于永建
于永建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的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传统的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小组讨论替代了教师的讲解,安静不再是课堂的基调,学生们在课堂中自由展现着青少年独特的精神风貌。但是,站在讲台上,身为语文教师的我,欣喜之余却不由地暗暗担心,在我看来当下貌似繁荣的语文课堂,仍然存在着诸多误区,倘若不能及时予以纠正,极有可能让未来的语文教学工作深陷泥潭。
误区一:不注重汉字书写,把汉字书写看作是“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负”是新课改推进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落实在语文课上,很多老师取消了传统的字词抄写练习和笔记本上的回答问题,完全以印制好的导学案或测评题取代。我个人认为语文作业采取这种做法极不合适。中国的汉字文化几千年来源远流长,其他国家没有哪一种文字的书写可以像汉字一样被称为书法,成为万千学者研究的一门艺术。这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先不遑论发扬传统文化,就从生活需要来讲,教学生写一首漂亮的好字也是我们语文学科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无论是对字形的准确识记,对汉字结构布局的把握,还是对书面表达技巧的习得,书写格式习惯的培养,都离不开正规书写的教学指导和反复的书写练习。很多中考高考的阅卷老师都指出学生的书写错误和表达不规范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问题之一。(《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年5期 作者:邱仁根)正视语文教学中的书写教学,纠正学生的不良书写习惯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误区二:不注重文本阅读,使阅读教学流于肤浅。现在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学校为提高外语的教学质量或考虑到一些其它因素而让传统的语文自习让位给外语或其它活动。学生所有的语文学习都在课堂上进行,把学生的语文学习等同于课堂上的小组合作讨论,甚至很多学生在上新课前都不曾读过课文。在这样的条件下,课堂讨论势必成为一种表象的繁荣。合作学习的理念强调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彼此交换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引发思维的碰撞,将各自的思考引向深入,最终发挥“1+1〉2”的效果,但缺失了预习环节的课堂讨论,除却极个别特别喜爱自主阅读和思考,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对其他学生来讲,自己能够拿出来作交流的只有“0”,再怎么讨论,N个“0”,也不可能变成“1”。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一位教师执教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教师引入新课介绍作者以后就抛出了小说故事情节梳理、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讨论、写作手法探讨等四个问题交由学生合作学习。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仅有少部分学生能在各自的小组中对老师所提的问题说出自己的答案,而其他学生则只能是茫然地听着。即便是能够说上几句,也只是主观臆测,没有文本中的相关内容来佐证。面向集体交流时也仍然是那些讨论中发言较积极的同学,大多数学生只是机械地笔记发言者的答案,却很少有学生站起来依据自己读课文内容的解读去反驳、完善或佐证发言同学的答案。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互动充分,合作探讨、展示交流、师生评价的形式都具备了,可是学生在这节课中的收获却实在有限。究其原因,正是缺乏对文本充分的阅读。
在教育学领域中,一般认为学习是人类个体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学习活动的本质要求是强调个体的经验获取和知识积累。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组织方式的小组合作,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个体经验和知识共享促进的平台。缺乏了扎实阅读文本内容的阅读课堂,无论是小组合作探讨还是学生的展示交流都免不了成为摒弃了个体经验的空谈,如此肤浅的文本解读又如何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呢?
误区三:不注重言语形式,弱化了语文的学科特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和美好情感的陶冶。
可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常常看到,很多老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文本描写的内容上。教学《黄果树瀑布》就必然要搜集许多相关的风景图片,甚至补上很多对景区的介绍;教学《长江之歌》就一定要给学生听一听同名歌曲,看一看关于长江的纪录片;教学《东郭先生和狼》则少不了排演一个精彩纷呈的课本剧。怎么看都感觉不像是学习语文,而更像是地理课、音乐课,影视欣赏或者小品排练。笔者并不反对在语文课上借鉴一些新颖的办法,但至少应该围绕文本言语的学习来进行。反观这些上课的方式,或许真能起到一定的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但对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怕就没有多大关联了。崔峦老师在全国第六届阅读教学大赛总结发言时说:“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而且会把语文掏空。”语文对学习其他所有学科来讲都是一门最基础的工具学科,同时也应该是一门最为感性、最具人文魅力的学科。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是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更是让他们真正把语文当做是自己吐露心声、抒写情怀的得力助手,而不是仅仅作为填补其他学科边缘空地的临时工。当学生们不再会为作品中优美的语言而赞叹,不再会为故事里悲情的氛围而落泪时,身为语文老师,我感觉这是何等的不幸与悲哀。
误区四:不注重教师示范,把自主合作等同于放任自流。当轰轰烈烈的课改浪潮横扫大江南北,很多教师甚至学校都开始下意识否定和改变自己现行的教学行为甚至管理方式,有些地方甚至人为强行推行一些所谓名校的做法,规定教师上课讲解不超过多少分钟。听课中我们看到,现在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讲解真的少了,学生的讨论真的多了,课堂气氛也真的活了,可是语文课堂上独有的文学味儿,语文老师独特的文人味儿,语文学科原本的文化味儿也没有了。连语文课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都没有了,这样的课堂还能够叫做语文课吗?
像一位教师教学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亲情歌吟”单元《背影》一文,基本环节是这样的。由一段影片引入本课学习后,先组织学生小组内互查字词、常识等基础知识的预习情况,而后师生共同梳理课文内容,接着就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文中父亲的形象并由学生赏析细节描写,最后老师对文章的主题予以拓展,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父爱的理解。一堂课除教师偶尔点评之外,其余的时间都交给了学生自主讨论展示交流。学生的分析似乎也能够解决教师预设的问题,而且整堂课气氛活跃,讨论热烈。听课的评委对此节课评价也较高,认为真正体现了课改精神,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可我却总感觉缺了些语文课该有的韵味和美感。试问这节课上,教师的文人魅力表现在何处?语言文字的魅力学生当真体会到了吗?尤其是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展示的答案很少有词句精美、表达妥帖的,偶尔听到一两个同学较为不错的发言,翻翻学生书桌上的教辅资料,却看到只是生搬硬套所谓专家的言语。
我个人毫不质疑当下的课堂改革,但是我却不敢苟同我们眼下这些矫枉过正的做法。长此以往,语文课只能是流于末流,让热闹的形式掩盖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学生的兴趣点只是课堂上宽松自由的氛围,而并非文本本身由精巧的构思、精美的词句和精妙的手法所形成的独特美感。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同时也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我认为语文教学尤其应当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语文学科属于语言学科,但凡语言的学习,就离不开模仿和习得,这是由语言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汉语是国人的母语,没有哪一个发育正常的儿童在学龄前还不能掌握基本的口语表达技能。可这并不归功于我们语文教师,而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模仿家长说话和自己练习练习说话的结果。作为语言学科,学生的表达冲动应该成为学生学习需求的第一动因,优秀的口语和书面语范例则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来源,学生能够思路清晰、言语流畅地进行口语和书面语表达应当成为教学的主要目的。中学生独立意识正在觉醒,情感体验丰富多彩,正是人生中表达需求最为旺盛的时期之一。只要能够调动起他们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可供借鉴的范例,语文应该会成为学生最乐意学,也学得最轻松的学科。语文教师则是他们现成的模仿对象和学习兴趣的触发点。教师投入地朗读,文采飞扬地讲解,或睿智或幽默的表达将成为学生走进文学殿堂最佳的途径,成为培养学生语文兴趣、激发其表达兴趣的最好办法。
当然,课堂教学改革的道路不可能一马平川,毫无拦挡。语文教学自学科建立以来就备受争议,尤其近年来很多有识之士都在疾呼“不要让语文学科边缘化”。深入思考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是每一个语文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众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