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语》中的“道”
2019-11-26段佳璇
段佳璇
《论语》中有59章的内容中提到了“道”,用作动词的5例有三种释义:第一种解释为治理,例如《学而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第二种解释为称说,例如《季氏篇》:“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第三种解释为训导、教导,例如《为政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名词的用例中,其中有4例释为道路义,例如《泰伯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阳货篇》:“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而其余50例的释义与分析最为重要,它们大多可理解为主张、方法和仁义等抽象意义,本文将其分为三部分,一是个人行为,分为无论好坏、善恶的个人行为和为人处世的原则或方法;二是人生之道,即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德行与追求,包含有君子之道的具体做法、孔子主张的仁义之道以及一以贯之的理想之道;三是从“先王之道”和“邦有无道”的表述中见社会之道。从此间的分析与阐释中,可见孔子试图力挽狂澜所倡导的“仁义”和“礼乐”观念,以及其中蕴含的人生追求和社会理想。
一.“道”的分类
(一)个人行为
1.无论好坏、善恶的个人行为
《论语》中部分用例中的“道”是指个人的做法或行为,具有不分好坏、善恶的性质,例如:
(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篇》)
(2)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子罕篇》)
(3)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篇》)
用例1中“道”是指父亲行事的主张,例2是指子路“终身诵之”的做法,例3则是指某些根本原则,如思想主张、政治立场、宗教信仰、学术见解等[1],都属于个人的所作所为。
2.为人处世的原则或方法
这一部分的用例常使用“善道”和“正道”的说法,具有“善”、“正”的积极倾向,这是与上一点不同的地方。例如:
(4)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篇》)
(5)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篇》)
(6)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微子篇》)
例4中为“善道”,例5释为正当的方法,例6译为正道,可见这里的“道”是带有积极意义的,是对某个人为人处世原则与方法的描述和称赞。
(二)人生之道
1.君子之道
《论语》中的“君子”有统治者和才德出众之人两种解释,这里要探讨的“君子”即为才德出众之人。《论语》中常对如何成为君子进行解答,同时也有对君子德行修养的评价,“君子之道”正是对君子德行的具体阐述,例如:
(7)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篇》)
(8)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泰伯篇》)
(9)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篇》)
这里的“道”可释为德行修养,同时此3章都是对君子之道具体做法的阐述,例7中孔子赞美子产身上的四种君子德行,即行为态度谦逊,服事君上恭敬谨慎,抚养百姓有恩惠,使役人民有法度;例8中曾子对孟敬子提出三项礼仪建议,即整肃容貌、端正脸色态度以及注意言辞声调;例9中孔子通过自谦勉励他人注意仁、智、勇三种品质的修养。可以说,“君子之道”是对“道”的具体化,其中的道德修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仁义之道
“仁”是孔子提倡的一种很高的道德规范,有丰富的内涵,如克己复礼、谨言慎行、忠恕爱人等。[2]“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可以说“仁”贯穿了《论语》的始终,所以50例中有很大一部分与仁义有关,例如:
(10)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
(11)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已矣。”(《里仁篇》)
(12)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公冶长篇》)
例10中阐释了“仁道”的根本在于孝悌之心,例11中提到“忠恕”是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例12中的“道”是指孔子的主张、思想、学说。无论是孝悌之心还是忠恕之说都是孔子主张的一部分,而孔子的主张离不开对于“仁道”的坚持。
3.理想之道
此“理想之道”是孔子所追求的人生大道,同时也是孔子希望天下士人所追求的真理,例如:
(1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篇》)
(14)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篇》)
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中说到:“但孔子之教,在使学者由明道而行道,不在使学者求仕而求仕。……盖道关系天下后世之公,衣食则属一人之私,其人不能忘情于一己衣食之美恶,岂能为天下后世作大公之计而努力以赴之?[3]”可见孔子的理想之道不仅在于自己闻道,而更多在于使天下人了解、理解仁道并施行仁道,为复兴礼治乐定的理想社会而共同努力,正如颜世安先生在《孔子的社会理想——天下有道》中所说:“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理想人格背后就是孔子期待的理想社会。从这里可看出孔子的理想社会——天下有道,不仅仅是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孔子更深的关切是在人的品德,他是期待一个有美德的社会。[4]”
(三)社会之道
1.先王之道
面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孔子希望回到周文王等前代圣明君王统治的时代,《论语》中也多次提到“先王之道”,即先王的治国之道,例如:
(15)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篇》)
(16)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雍也篇》)
(17)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篇》)
例15中点明了“先王之道”的美妙之处在于和谐、恰当地运用礼;例16中说明了霸道、王道和先王之道的美恶之分,强调了礼乐的重要地位;例17孔子总结了自己一生的追求,其中之一就是立志于先王之道,可见先王之道施行下的社会正是孔子所期待的。
2.邦有无道
(18)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长篇》)
(19)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宪问篇》)
(20)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篇》)
从邦有无道的对比中,可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表现出孔子对于社会道德和秩序的关注,以及他致力于恢复社会礼乐秩序的理想与追求。
二.从“道”的阐释中见孔子的理想
将以上“道”的所有释义整合来看,“道”中蕴含的正是孔子的最高理想。孔子思想内在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就成为了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与范畴;而外在的行为规范就是“礼”,其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上下等级尊卑秩序。“道”中蕴含的“仁礼兼备”观念就是孔子的最高理想,表现为以内心的“仁”唤起并恢复“礼”,作为外在行为规范的“礼”最终内化与“仁”相互融合。
(一)为仁由己,克己复礼
孔子理想的第一点在于个人修身方面,他希望“仁”能深入人心,“礼”是通过人们心中“仁”的引导和唤醒,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除了上文提到了孝悌之心和忠恕之道,孔子所倡导的“仁”仍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下面做以下列举:行仁应真诚坦然,《公冶长篇》:“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行仁应安贫乐道,《雍也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行仁应谨言慎行,《里仁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行仁应勤勉谦逊,《公冶长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行仁将实至名归,《里仁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如果“仁”能深入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礼”便会自然而然流露于每个人的行为举止中。如孔子所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篇》)这里孔子探讨了“礼乐”与“仁”的关系,认为“仁”是“礼乐”的根本,李泽厚先生《论语今读》中说道:“说的是外在形式的礼乐,都应以内在心理情感为真正的凭依。否则只是空壳和仪表而已。”[5]又如“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其中提到“绘事后素”,素是第一义,绘是第二义,绘以素为本,推及“仁”与“礼”,仁是第一义,礼是第二义,礼以仁为本,礼是仁的显现。
(二)天下归仁,仁礼兼备
孔子理想的第二点在于社会秩序方面,儒家走向社会,重社会之道,建构礼乐文明,因此孔子希望每个人心中的“仁”能凝聚成社会的“仁道”,每个人行为体现出来的“礼”能构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秩序,从而恢复“仁礼相融”、“仁礼兼备”的和谐社会。《论语》中多次写到孔子对于“君不君、臣不臣”现象的讥讽,例如《八佾篇》:“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这是对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僭制违礼行为的讽刺;如《颜渊篇》:“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朱熹《论语集注》中言:“胡氏曰:‘鲁自中叶,政由大夫,家臣效尤,据邑背叛,不正甚矣。故孔子以是告之,欲康子以正自克,而改三家之故。惜乎康子溺于利欲而不能也。’”[6]此章既讥讽了季康子僭越的行为,也是提醒他为政者的垂范作用。又如《八佾篇》:“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里孔子为鲁定公论君臣之道,强调君臣要以礼互动。同时《论语》中也多次提到孔子对于“父父、子子”关系的论述,例如《里仁篇》中的两则:“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如果能够构建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秩序,那么孔子追求的“先王之道”也将会施行天下。
从“为仁由己,克己复礼”到“天下归仁,仁礼兼备”,不仅是孔子的主张和美好设想,同时也是孔子一生致力于去做的事业,从对《论语》中“道”的分析和阐释中,我们看到的是思想大家孔子试图力挽狂澜的一生,是一幅幅礼乐和谐的社会蓝图,这是一个人人有仁德,处处讲礼仪的社会,是一个君信臣、臣忠君、父爱子、子敬父的天下,此所谓“仁礼兼备”、“天下有道”。
注 释
[1]石锓:《论语简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年10月第1版,365页。
[2]石锓:《论语简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年10月第1版,3页。
[3]石锓:《论语简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年10月第1版,67页。
[4]颜世安:《孔子的社会理想——天下有道》,新世纪图书馆,2017年第11期,9页。
[5]石锓:《论语简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年10月第1版,38页。
[6]石锓:《论语简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年10月第1版,2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