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杜甫诗歌中人民性产生的根源
2019-11-26刘国安
刘国安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继承了《诗经》、《离骚》重兴寄的爱国忧民精神,又发展了两汉乐府民歌“写时事”的优良传统,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特别是在他的代表作中,反映的是一种时代加在无辜者身上的悲剧,笼罩着忧郁悲凉的气氛。在杜甫的诗里,有瘦骨伶俜的壮丁,被抓应役的老妇,新婚即别夫的嫁女,子孙死尽的老人,无家可别的老兵,在颠沛流离中扔掉孩子的母亲,荒郊外的游魂等等一系列“人民形象”。正因为如此,杜甫一直被视为人民的诗人,有着“现实主义诗人”、“人民诗人”的光荣称号。他的诗歌也具有广泛的人民性。
唐代有着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这种宽松的政治环境给诗人带来了一定的创作自由空间,而一定的创作自由空间对优秀诗篇的孕育,以及诗歌多方位、多元化的发展又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综观杜甫的“现实主义”诗作,人民性的产生笔者认为有社会根源和自身根源两个方面。
一.杜甫诗歌中人民性产生的社会根源
1.诗可以怨。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如果从儒家的诗教观念来理解,诗应该是可以怨的。也就是遇到失意不快之事,可以抒发自己心中的怨意和牢骚。但是历代统治者总希望诗人能够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不希望他们以诗来讽刺和揭短;而在有些政治斗争复杂、官场倾轧频繁、政治风向不明的情况下,诗人如果一味抒发心中的怨情,便很容易横遭杀身之祸。历朝历代大兴“文字狱”正是如此。
然而,相比较而言,唐代的政治环境是比较宽松的,至少诗可以怨,诗人不论在生活上、政治上遭受打击后都可以发牢骚,抒写失意之情,表达心中的不快。在唐代统治者看来,政治上失败是一回事,写事、写诗抒发感情,表达怨意是另一回事,二者不受必然关系的影响。写诗应该是自由的,诗“可以怨”这在唐代已成风气。
2.对政府官僚腐败现象可以讽刺谩骂。对官府剥削和贪官污吏的讽刺谩骂,在《诗经》中的《硕鼠》等诗中的数量急剧增多。而在唐代这方面的诗歌更多,一是与唐代的社会现实和官僚腐败分不开,二是与唐代宽松的政治环境和较为自由的诗歌创作空间分不开。杜甫无疑是这一方面杰出的代表,他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著名的诗句以及一系列痛斥官府腐败和同情民生疾苦的诗篇,对唐代乃至整个中国诗坛曾发生过十分深远的影响。
3.对帝王的讽刺和作诗的宽松环境。帝王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政治权利的象征,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能否对君主的贤愚发表意见,能否对君主进行讽刺,更能看出一个朝代在政治上的开明和宽松程度,也更能说明这个时期文学创作自由空间究竟达到怎样的程度。杜甫对唐玄宗好武开边,发动不义战争和残暴的兵役制,以及给广大农村带来的凋敝景象给予了严厉的谴责和痛斥,这种大胆斥责君主的诗,在唐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杜甫并没有因写讽刺皇上的诗而遭到政治上的打击,或是下狱问罪,可见唐时宽松的作诗环境。
4.君主重视诗集的印行,甚至包括政敌的诗。唐代对诗歌创作的宽松环境和对诗人的宽容,不仅表现在对诗歌内容题材的不加限制,同时也表现在诗集的整理、编辑和印刻上。在唐代不论你的政治态度和立场如何,哪怕曾经反对过朝廷,只要你有诗歌方面的才华就不会被埋没,甚至皇帝也会亲自出面下令整理。上官婉儿虽被唐玄宗所杀,但时过三年之后,唐玄宗又亲自下令搜集整理、编辑她遗留的诗文,并令宰相张说作序。
唐代开明的政治和宽松的作诗环境,使杜甫在思想顾虑较少的情况下,写出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这也与他本人的遭遇有关。
二.杜甫诗歌中人民性产生的自身根源
1.坎坷的人生、屈辱的生活使崇高的理想成为泡影。杜甫从小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政治理想。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公元735年和公元736年两次去长安应试均未如愿,政治理想化为泡影。以至经常挨饿受冻。在饥寒的煎熬下,杜甫也曾想到退隐,做个“潇洒送日月”的巢父、许由但还是选择一条更为艰苦的道路。生活折磨了杜甫,也玉成了杜甫,使他逐渐走向人民,深入人民的生活,看到人民的痛苦,也看到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写了《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现实主义杰作。这时的杜甫也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2.仕途上屡遭贬斥,使杜甫多次获得深入人民生活的机会。
安史之乱后,杜甫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又很接近皇帝的谏官。就在作谏官的头一个月,他因“见时危急”,上疏营救房琯,不料触怒肃宗,几受刑戮。从此他屡遭贬斥,因此多次获得深入人民生活的机会。
在回鄜州的途中,在新安道上,杜甫看到各种惨相,他和父老们、和送行的母亲们哭在一起。安史之乱,原是由统治阶级内部爆发的一次带有民族矛盾性质的叛乱。由于野心家安禄山实行民族歧视,到处烧杀淫掠,这就使得唐王朝进行的平乱战争具有维护统一、制止分裂的正义性,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杜甫对待这次战争的态度也是积极的。他一方面大力揭露兵役的黑暗,同情人民,一方面还勉励人民参战。由于深入人民生活,并投入实际战争,这就使他写出了《悲陈陶》、《羌村》、《洗兵马》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反应民生疾苦的诗篇。
3.长期的漂泊生活,使杜甫过着“生涯似众人”的生活,他不但接近人民,也喜欢劳动,甚至愿为广大人民牺牲自己的幸福。
公元759年7月,杜甫弃官由华州经秦州、同谷,历尽千辛万苦,于这年年底到达成都,在成都西郊盖了一所草堂,开始了他最后一期“漂泊”西南的生活。他基本上是生活在人民中间,所以说“晚憩必村虚”、“田父实为邻”。他爱和劳动人民往来,并有着深厚的友谊,这从“野老来看客,河童不取钱”、“枣熟以人打”一类诗句就可以看出来。在漂泊中,杜甫的生活非常艰苦,常常不免要逃难和挨饿受冻。但是,不论怎样苦,也不论漂泊到什么地方,杜甫是一刻也不曾忘记国家、人民和政治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遭田父泥饮》等优秀诗篇,表现出了忧国忧民的思想。
正是由于社会根源和自身根源的存在,杜甫诗歌中才“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人民的思想、情绪、愿望和利益,提出人民所关切的重大问题,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并且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因而表现出人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