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心意六合拳之六合正说(下)
2019-11-26李汉铭
文/李汉铭
(接上期)
六、鹰形大形,宗传正名曰鹰抓把
一头碎碑和鹰捉,为鹰形中之小形,当今心意练习者大都错识是鹰形大形。鹰捉把传规,过去只隔代单传徒孙一人,此把传到尚学礼才改为直传方式。恶鹰之凶残,演化为拳艺:鹰探伸双掌钢钩,在空中盘绕,见猎物疾速勾抓,展爆抓毒,令见者胆寒。
鹰抓把之盘法:犹如恶鹰凌空,两手成爪,手似钩,臂如翼,循环盘旋;伸手取,回手抓,足形S形势势不停;吼如林中啸,震如云中雷,凶神毒目,钢钩锐爪,见之而令人生畏。这是古传六合的重拳法。
鹰捉小形怎样练?《心意拳谱》常说:鹰捉四平。四平者,前掌与前胯平,后掌与后胯平,四处平行,谓之四平。要合四平,必须双臂弯曲,因为心意六合拳无直臂,双掌要平胯,又必须随着“大栽身”而落才能平胯。同时,头与肩又必然随着“大栽身”而下,顶冲前方,于是,全身必然形成“手捉肩捉头捉”的三捉之势,这就是古谱所言“鹰捉必须四平”之本义。
七、熊形大形,宗传正名曰熊出洞
熊性愚笨,演为拳技,由于不分顺拗步和前后手,穿宫绕行,不受任何制约,故而可随时变化。若与猴竖蹲合演,成“熊形猴相”,为心意八绝之一,马学礼“六合谱”所言“人多三摇”即指此技。熊出洞的双掌运于全身中心线,意守上中下三盘,小步直进,膝护裆,无外开。行拳和缓,不可性急。中门要当心,时防有人进,安然心静守,尽在无意中,以不露拳勇为上法。
动物中,熊为愚类,但化为拳技却是灵物,何也?拳仿老熊意,“顺步”是出洞,“拗步”也出洞,百灵熊出洞,游身八方穹。熊之守,猴之灵,合为一体,摇步走转,演化成心意门绝技,就是老谱所说“若遇人多,三摇两旋”之中的“三摇”的熊形猴相。中国的传统武术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几乎所有的拳法都要分“顺步”与“拗步”,而熊出洞则是“顺拗”不分,散手时,不换“顺拗”,所以速度奇快。但是一切“顺拗”拳法,如果由六合九宫步统带,那就会出现千变万化的神奇步法。
八、马形大形,宗传正名曰夜马奔槽
此拳要点,必须横劲变直劲。然今人习练,双拳多从小腹处直上。夜马奔槽讲究提炼发把,其势如排山倒海,甚为惊人。何谓“夜马”?人人都懂,何谓“奔槽”?人人也懂。若问,为何取低架?人们可能就不一定了解了。下面笔者试着解答一下。
从直观上看,拴养马的马厩平顶低矮,所以野马奔槽取象低盘,是为了与马厩平低的外形相一致,这才符合马有“奔槽”,也有“入厩”的道理。
再从功用上看,夜马奔槽的单腿独立和双腿蹲踞,都要弯曲90度,常练此式,可调节和稳定全身重心,有如磨盘落地生根不动。这就是老谱中“足下存身”的道理。此式不好练,要解决两个屈腿90度,许多人都做不到。夜马奔槽很讲究发力方法,练的是横变直的螺旋力,发力起点在腰侧下方,不是在小腹下方向上直顶,有人比喻说这是“肚里拳”,那是练错了发力位置。
夜马奔槽还着重中架单练和中架单练发放,双掌卷绕,两拳合劲,旋进而并冲,声如轰天雷,势如翻江浪,满力齐钻,层浪冲击,涌如江海之波,练的是一把胸肋摩擦力。
九、鹞形大形,宗传正名曰鹞子入林
不少心意六合拳练习者误识鹞形中小形为大形,其中有九龙缠身、鲤鱼翻身、鹞子翻身、鹞子入林斜行把。针对当今不少拳家练习的鹞子入林,今概述几点。
(一)九龙缠身、鹞子翻身、鹞子斜行等式,是鹞子入林变化出来的小形,怎可代替鹞子入林?(二)有的拳家把鹞子入林练成直行步,或在空旷处转动,但是,离开了树林,这样的随便转动起不了任何作用。如果这样练成习惯了之后,在围斗中就无法避人游穿、侧身靠拢。所以要练出鹞子入林的真功夫,就必须在树林里盘绕,要能见林穿林、见树绕树,如飞鹞翔林,有一身之隔即可穿闪而旋,远几丈之距亦能箭穿而过,这才是鹞子入林的真功夫。所以,一切离开树林的练法,都是假货。(三)鹞子入林有阴阳两势,谁知两法的差异?宇宙天体,反阴阳为自转,正阴阳为公转。引其理化为拳,则是:反阴阳用三角步,穿绕正隅,技为靠打游击;正阴阳用环形步,沿走八方,技为惊神穿目。阴阳两法,合为全技,不可偏执于一。现在的拳家大都不会练正反阴阳,仅学成鹞子入林的“半成品”,所以在合围中无法得心应手。还有一点大家要明白:在群战中是采用鹞子入林阴阳两法的手法步,必须结合其他各种拳法,方能在人群中穿绕游斗,并不是单靠鹞子入林打出重围。
鹞子入林穿林不撞树,身法一展即过,须明鹞子侧身之巧妙,循环于密林之隙,游刃于群斗之中。而撞树不绕林,此为龙缠身,以补鹞子入林油滑而不足,须常备习。鹞子入林阴阳两法的转换,是按照天体的运行规律行拳,缺一不可。所以,能得“阴阳合体”盘练方法的密授,方得鹞子入林的正法传承。鹞形中,有十种拳法,很容易相混,鹞子入林、鹞子出林、鹞子钻天、鹞子翻身、鹞子侧步、鹞子栽膀、鹞子斜行、九龙缠身、鲤鱼翻身、鲤鱼打挺,学者须明辨之。
鹞子入林的练法在《武当》杂志已经披露,故在本文中不再阐述,详情请阅《武当》2017年4期《鹞子入林真义》一文。
十、蛇形大形,宗传正名曰蛇拨草
分草之蛇,讲究舌仪吞吐之势,有三变劲之妙手。无“吞吐”之拨草,实为无头死蛇。有的心意六合拳练习者混淆了蛇形大小形的练法,用蛇行步或左右明拨代替蛇拨草。
蛇拨草很注重用劲方法,双手穿绕,暗中拨带,须要横劲变直劲、直劲变横劲,这三变动不好掌握。心意门秘传蛇拨草,因为此式暗藏无解封杀的蝴蝶手而成为心意门的绝杀。传曰:蝴蝶手,无人让,双手穿绕指目亡。
这十种拳法,到今天已经少有人能够全盘完整演习。这些拳法,除“出林”外,都是常习拳法。常练的拳法尚且习之不全,对于心意门那些绝手封杀的秘技,人们就更知之更少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