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方式探究
2019-11-26王恩潮
王恩潮
(安徽省定远县红山学校,安徽 滁州233245)
教育是国家与民族发展前行的重要基础,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领域。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开端时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然而,就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来说,仍然存在教师占据教学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故此,亟待加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究。本文针对小学三年级数学展开讨论。
一、分析当前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对数学缺少学习兴趣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与个性特征。同时,由于这一阶段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极易被外界因素吸引,因此其自控力、学习能力相对较弱。而数学学科对于小学生的逻辑能力、理解能力、抽象思维等要求较高,不同于低年级数学的简易教学,三年级数学开始增加了复杂计算过程,使得学生存在一种“畏惧心理”,缺少数学学习兴趣与学习信心,甚至开始排斥数学学习。
(二)数学教学方式单调无聊
现阶段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沿用传统型的教学方法,过于依赖于教材、黑板、粉笔“三件套”,教学模式单调枯燥,不仅削弱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甚至机械化的死记硬背等,不利于日后的发展。尤其是一些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不仅难以跟上课程进度,甚至由此产生抵触心理,数学学习效果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
二、探究小学三年级数学的教学方式
(一)借助于应用题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小学三年级数学一个重要的难点在于应用题的解决。刚接触应用题的小学生难免产生畏难情绪,不仅缺少分析题目的正确方法,并且容易稍不留神便计算失误。故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应用题讲解,应该加强训练学生的反应,也就是掌握分析问题的角度与方法,提升提取信息的能力与探究问题的逻辑思维等。数学思维不是一蹴而就便能形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实践练习训练出来的,教师可以采取创新性的方法加强学生的引导,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效果。
事实上,三年级数学应用题主要以数与数的倍数关系为主,其次便是两种数量的比较,因此教师应该了解到学生的问题点,并采取对症下药的方法,巩固学生训练。举例来说,有这样一道应用题:“美术组有24人,体育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4倍,两个组共有多少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题目的信息进行分析,了解题目的解题入口在“先求出体育组人数”,然后再相加计算。通过培养学生读题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后,才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具体与抽象结合,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三年级数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对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抽象意识等进行培养。故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善于巧妙运用教学工具,强化学生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转化能力,采取直观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等。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互联网技术等教学软件开展数学教学,多媒体资源既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强化学生的印象与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水平。举例来说,在学习到“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这节课时,学生如果缺少空间思维将无法理解面积的计算,教师便可以运用多媒体图形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三)加强理论实践结合,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虽然抽象性较强,但是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许多数学知识都源自于生活实践。故此,在开展三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数学知识还原于生活实践当中,加强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到数学的影子,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当中,以此来获取数学学习的乐趣。
举例来说,应用题:“每盒粉笔1元3角4分,每瓶墨水6角2分,学校买了6盒粉笔5瓶墨水,共花多少钱?”便是与现实生活较为贴近的知识。加强学生对这些贴近生活应用题的练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进而更好地应用于生活中去。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育事业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我国小学教学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进行了大调整。在三年级数学教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性格特征等,将数学教学与现实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数学应用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