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语境 构建富有活力的初中英语课堂
2019-11-26王万萌
王万萌
(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江苏无锡 214100)
引 言
初中英语教师要认识到语境在提升学生英语素养、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中的意义,积极创设多样化的语境,活跃英语课堂,从而构建富有活力的初中英语课堂。
一、创设感悟语境,让预习更有效
预习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少英语教师忽视了预习环节的意义,从而制约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教师要善于创设感悟情境,通过布置适当的预习任务,来引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地进入感悟情境,从而调动学生在预习环节的主观能动性,提升预习效果,引领学生自主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并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进入有备而学的新境地[1]。以8A Uint 4 Wild animals 为例,在预习环节,笔者给学生布置利用网络搜索去查阅相关资料的任务,让他们自主了解自然环境对于生物的影响以及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和现状等,尝试自主阅读课文来学习新的单词,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介绍了大熊猫的哪些信息。
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将接触丰富的字母、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这些资料无形地为学生的自主预习创设了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图文并茂与生动直观的触发下主动开展自主学习,并对其进行了“保护环境”的生态教育。
二、创设导入情境,让导入更生动
导入是英语教学的一个有机环节。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并从课堂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点。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重视对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很多,如图物设境。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挂图或者身边的实物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导入情境,将学生快速吸引到英语课堂的学习中。另外,媒体设境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借助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等优势,专门利用媒体呈现图片,播放音频视频、场景等,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搭建场景。
仍以8A Uint 4 Wild animals 一课为例,笔者借助幻灯片展示了一些野生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说出野生动物的名称,再让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哪一种或者哪些野生动物并说明理由。同时,师生可以采用问答对话的形式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在学生交流大熊猫时乘势引入本课的学习内容,巧妙地将单词、词组的教学有机地与图片相融合,引领学生进行朗读,并由师生共同评价单词、词组朗读的效果,对于误读、误解的现象及时给予纠正。由于借助了多媒体创设情境,渲染了学习氛围,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情绪。
三、创设学习情境,让课堂更高效
课堂学习环节是达成英语教学目标的主要阵地。目前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课堂学习单调枯燥是一个主要原因。课堂学习情境的创设方法可以不拘一格,如问题情境、角色情境、游戏情境等都可以加以采用。
问题情境是最基本的课堂学习情境。问题情境将以问题为驱动,并将问题置于生动的情境下,从而提升了问题的效应,使学生在有趣情境的作用下能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8B Unit 2 Traveling 中的Integrated skills 部分时,笔者一边展示青岛的图片,一边抛出问题:(1) What's the name of the city? (2)What can you do there?图片的运用使学生对青岛这座城市一下就产生了兴趣,而设计的问题则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并使学生在完成问题的过程中熟悉了本课听力部分的材料,从而大大提升了学生听力练习的实际效果。
角色情境是指根据学生扮演的需要为学生创设英语交际的情境。角色情境与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密切相关,而学生的角色又是基于特定场景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英语教学中知识点与语言训练的特点为学生搭建适切的扮演场景。同样在对这一课进行教学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本课的新单词、重点词组与训练句型来扮演导游的角色,条件允许时可以利用图画、实物等搭建舞台场景。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角色扮演的积极性,使知识点与语言训练得到较好的落实,从而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游戏情境改变了传统的游戏方式,将游戏与情境有机地融合起来,旨在提升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真正实现寓教于乐。需要注意的是,英语教学游戏与一般的游戏活动存在很大的不同,它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英语教学的辅助手段。例如,在学习Unit 5 Let's celebrate 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游戏,并创设相应的游戏情境:先用一些万圣节的图片以及万圣节庆祝的视频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开展万圣节知识的竞赛游戏,并给远在美国的同学Tom 写一封信。由于创设了情境,从而能够将学生带入万圣节的氛围中,再借助游戏让学生分享万圣节的知识,学会用写信的方式来表达节日情感,这样既有趣,又达到了学习的预期目标。
四、创设实践情境,让应用更入味
英语学科的语言属性决定了它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一方面,教师要合理利用课堂的拓展环节来创设实践情境,激发学生的英语交际欲望。另一方面,教师要利用课外的现实场景资源来引导学生开展英语语言的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运用英语来进行交流。例如,在学习7A Unit 1 This is me 时,本课语言交际的目标有两个:(1)学会自我介绍;(2)学会使用适当的问候语。为了引发学生运用英语的热情,在学习完自我介绍与问候语的基础上,笔者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即让学生回去后在父母的帮助下,在自己的家里录制一段自我介绍与介绍家人的视频,并运用本课所学的问候语与家人进行交流,在拍摄中,要合理地运用“look after”“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good night”等词组,以及“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 /I'm ...”等句型。
此设计合理地运用学生的家庭场景来创设情境,并且邀请家长参与到活动中,借助家庭和谐、融洽的氛围以及亲子间的学习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表达的愿望,使本课所学的语言知识点得到了及时的消化,进而转化为了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
结 语
总之,教师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不断寻求英语语境创设的方法路径,尝试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合理、适切地创设语境,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全面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