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2019-11-26陈德勇

名师在线 2019年6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趣味性创设

陈德勇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一中学洋中分校,福建尤溪 365106)

引 言

拓展活动主要是指以团体为单位,在室内或室外进行的集体活动,目的在于提高集体活动及体育运动的趣味性,提高人们的参与度,使人们感受到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力量,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同时提升人们的身体素质,调整人们的精神状态。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开展拓展活动,不仅可丰富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热情,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初中体育教育整体水平。基于此,为使初中体育教师认识到拓展活动的意义,笔者着重分析了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拓展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具有丰富教育模式的积极作用

受传统体育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对课堂的依赖性较大,以课堂为载体并依据体育教学大纲落实教学内容的教育方法较为常见,学生在单调的体育教学模式下,无法积极主动地开展体育运动,影响了体育教学成效。拓展活动形式多样、种类繁多,体育教师可依据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体育教育目标、教学实践资源等客观因素,灵活创设拓展活动,丰富初中体育教育模式,赋予初中体育教学无限活力,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在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协调学校带领学生到拓展活动基地开展体育教学,突破课堂对教学创变的阻力,转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固有认知,使学生能在室外教学实践中,体悟体育运动的乐趣,积极参与到拓展活动中,从而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具有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积极作用

在原有初中体育教育实践中,教师为有效落实体育教育目标,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并从主观视角规设教育方略,无法与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相契合,有时学生甚至因无法承担体育运动负荷,出现肌肉拉伤、关节磨损等运动伤害,这并不利于中学生的成长发育。学生因无法完成体育运动目标而产生的失落感、挫败感,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久而久之,学生将失去体育运动兴趣,这样就会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成效。拓展活动相较于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其活动范围较为宽泛,学生可依据自身体育运动能力及运动兴趣,选择想要展开的拓展活动。例如,教师可以以拓展活动为教学载体,用集体学习代替独立探究,确保每个体育学习层级的学生均能参与到体育运动及教学实践进程中,使学生能通过协作互助攻克体育学习难关。

(三)具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

新时期教育发展有新规划,核心素养作为教育实践新目标,需通过创新型教育模式予以落实。拓展活动多为群体性活动,学生在完成自身活动目标的基础上,需要通过团结协作达成共同的活动目标,其中学生互帮互助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学生为达成某种协作目标所进行交流、沟通、配合的过程,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语言表达能力等核心素养,凸显了拓展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积极作用[1]。例如,教师可以组建拓展活动小组,引导小组成员围绕体育教学目标讨论与学习,营建民主、自由、高效的体育教学氛围,凸显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体育运动精神等核心素养在拓展活动中快速成长,以达到提升初中体育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二、拓展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施行原则

在明晰拓展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施行的作用后,教师应在新课改背景下找准拓展活动实践方向,在培养学生强健体魄的同时,有效落实初中体育教学目标,使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升,从而凸显拓展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施行作用。基于此,教师需在总结以往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拓展活动施行原则,旨在为创设高效体育课堂指明方向。

(一)以学生为主体原则

拓展活动实践主体是初中学生,因此,体育教师应积极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育人思想,将学生视为拓展活动主体,关注学生体育运动需求、身体素质、体育学习兴趣,并积极创设高效课堂,丰富教学实践路径,使学生与教师保持同一节奏,为有效落实拓展活动目标奠定基础。

(二)创新性原则

为使初中体育课堂丰富多样,且具趣味性,教师不仅需秉持创新性原则,在不断总结以往体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先进的育人手段,并将其融入拓展活动中,还要转变体育教学固有的状态,让学生能更好地接受拓展活动教育形态,为师生携手创设高效体育课堂铺平道路,使体育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三、初中体育教学充分发挥拓展活动作用的方略

通过分析拓展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可知,拓展活动作为体育教育创新实践的重要方法之一,可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充实体育教学体系,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为充分发挥拓展活动的积极作用,分析初中体育教学拓展活动教育实践方略势在必行。

(一)以学生为主体,适度安排拓展活动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首先,教师需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明晰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学习需求、身体素养等客观因素,并据此适当安排拓展活动。其次,教师需依据学生拓展活动实践需求,为学生搭设科学高效的运动场地,充分调用学校教育资源,在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展开拓展活动。最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到拓展活动基地展开体育教学,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积极性,使学生在拓展活动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成长,在掌握体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培养核心素养,为充分发挥拓展活动的积极作用奠定 基础。

(二)以教育创新理念为基础,丰富拓展活动

拓展活动作为初中体育教育载体,不仅需避免活动形式千篇一律,跳脱初中体育教育方法单一的固有框架,还需应用教育创新理念丰富拓展活动形式,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从而提升其体育运动能力。例如,在教学“800 米中长跑”时,基于该课程较为枯燥,教师需丰富拓展活动,如采用障碍接力跑、野外拉练等活动形式,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养成中长跑运动习惯,使其在拓展活动过程中不断提升身体素养。

(三)以趣味性为原则,创设拓展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其与体育运动关联在一起,可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运动意识,提升其体育运动自主性,最终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基于此,教师需秉持趣味性原则,灵活创设拓展活动形式,为学生营造寓教于乐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极具趣味性的活动中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2]。

结 语

综上所述,拓展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具有丰富教育模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需以学生为主体适度安排拓展活动,以教育创新理念为基础丰富拓展活动,以趣味性为原则创设拓展活动,确保充分发挥拓展活动教育的实践价值,提升初中体育教育水平。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趣味性创设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体育运动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