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趣味田径教学法的实践应用
2019-11-26许正平
许正平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官路中学,福建浦城 353415)
引 言
在初中体育课程中,田径项目占据了较大比重。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特点,为学生做出更多的规划和创新设计,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田径训练项目众多,学生对速跑、跳跃、投掷、体操等运动项目都比较熟悉,如何进行趣味性的教学设计是教师需要直面的课题。
一、合理规划运动场地,创设趣味田径教学环境
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趣味性的田径运动项目,因其对场地有一些特殊要求,教师需要对现有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学校运动场地大多比较宽阔,能够为学生的充分运动提供便利条件。在进行场地规划时,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和训练项目的特点进行整合分析,并与学生一起研究场地的利用方案。
初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浓重,对一些趣味性的运动更是情有独钟,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运动项目和场地进行合理的筛选。例如,对于障碍接力赛,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活动。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体育器材或是对场地的自然环境进行充分利用,设计一些障碍,然后让学生展开小组对抗赛或者淘汰赛。学生大多有集体荣誉感,因而参与对抗比赛的主动性更强[1]。再如,在进行体操运动训练时,由于学生大多不喜欢徒手操作的运动项目,教师不妨对操作形式进行创新设计,让学生以小团队为单位专门圈出固定的场地,并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学生都有好胜心,自然会很在意自己的表现,因此参与积极性都很高。
实践证明,教师引入竞赛机制能够成功提升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训练效果也十分显著。教师要从现实出发,为学生提供更多田径运动的机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运动 能力。
二、充分利用运动器材,创新趣味田径教学形式
田径训练需要借助运动器材展开,因此教师要科学利用运动器材。如今学校的运动器材越来越丰富,各种球类、跳箱、跳马、海绵垫、标枪、铅球等器材可谓应有尽有,这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创造了便利条件。教师需要有整合意识,对这些运动器材进行科学的利用,创设趣味性更强的运动形式,从而成功激活学生的训练热情。
趣味性运动的设计没有固定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思维,将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有机融合,对多种运动器材进行整合运用。例如,速跑训练是学生不太喜欢的运动,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标尺、标志旗、标志桶等器材设计速跑游戏。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四人团队,而且男生与女生分别组队,男生向女生发起挑战,可以让双方协商男生让女生多少米,并用标尺、标旗进行测定,然后在教师的组织下展开竞速比赛,最终将学生的成绩在现场进行公示。活动正式启动后,学生们积极报名参加,整个操场的气氛很热烈。
三、借助传统运动游戏,创优趣味田径教学活动
传统体育游戏是难得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有传承意识,对其进行创新设计,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对游戏有着特殊的兴趣,教师要注意整合传统游戏的内容,为学生创设适宜运动的环境,以提升教学的适配性。初中学生大多具有探索意识,如果教师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游戏的创编活动中,学生自然能够获取更广泛的运动动力。
然而,传统体育游戏的资源极为丰富,教师在创编时需要充分考虑游戏开展的现实条件。例如,打陀螺游戏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游戏形式,很多学生都看过游戏展示视频,自然对该游戏有更多的参与主动性。教师不妨对游戏的程序进行改进,让几个人打一个陀螺,或者一个人打几个陀螺,引入对抗机制,展开对位比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制一些陀螺,使其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形成更多的学习认知。也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创制游戏规则,展开多种形式的游戏实验。又如,跳皮筋游戏是女生比较青睐的游戏形式,为了提高运动质量,教师可以对游戏的操作方法、游戏人数、游戏顺序、游戏场地等展开创新探索,以提升游戏的趣味性。再如,撞拐游戏是男生容易接受的游戏形式,对场地没有什么要求,因此开展起来更为方便。教师可以对其组织形式进行创新设计,让学生自行组织对抗训练,以提升运动效率。当学生展开具体的探究活动后,很快就创造出了新的游戏形式,如轮流撞拐、擂台赛、集体对抗赛等。因为是学生自行设计的游戏活动,对其自然有较强的适合度,学生的参与热情极高,训练效果也值得期待。
对传统游戏进行创新改造能够为现代体育课堂带来丰富的效用,这自然是较为可贵的教学创新实践。学生对体育游戏有着特殊爱好,这本身就是珍贵的教学资源,以此作为教学发动的起点,势必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开展多种运动竞赛,创造趣味田径教育品牌
初中学生不仅有好奇心,还有好胜心,这是教学可以倚重的教学契机。体育教师可以为学生推出更多竞赛性的运动,让学生踊跃地参与其中,自然会形成他们学习的内驱动力。教师可以将体育游戏进行竞赛化设计,发动学生展开对抗训练,为学生设计挑战过关训练,以有效激活学生的运动情绪。田径运动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围绕运动项目本身展开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运动锻炼的机会,这对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例如,很多学生对跳马运动项目存在畏难情绪,特别是一些女生,不敢进行尝试。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推出运动竞赛:让学生自由组合,以六人为一组,每个小组的每位成员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起跳次数,如果有一个人不达标,整个小组都要接受处罚,对各小组的表现要随时公示,看哪一个小组的表现最为优秀。竞赛开始后,学生纷纷行动起来。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畏难情绪,但在同伴的鼓励下都顺利地完成了跳马任务,在成绩总结时,多数小组都表现得十分优秀。再如,投掷垒球运动,学生大多对要领掌握得不到位,在投掷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技术性问题。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竞赛运动:投掷需要讲究对动作要领的把握,经过两次试投后,教师需要对表现最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还要邀请部分学生给大家介绍经验。学生听说要筛选优秀者都显得特别兴奋,纷纷参与实践操作,并在具体操作中摸索技巧要领。
结 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田径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从激趣的视角展开教学设计,了解学生的运动审美价值取向,为学生准备更多合适的田径运动内容。教师要创新田径运动的形式,提升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让学生在不断的运动锻炼中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