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寄宿制管理模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2019-11-26胡正海

名师在线 2019年6期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学生

胡正海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二中学,甘肃高台 734300)

引 言

寄宿制学校会统一管理在校学生的衣食住行,学生只能定期返家。这种教育模式让学生进入一个相对封闭、外界干扰少的学习氛围,方便学校管理,对学生自我学习也可产生较大的推动力。但这带来的不仅是环境的优势,如强化了学生自理、自律,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如对社会角色理解不深、生活圈子太小等。

一、寄宿学校现有的优势

(一)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学习环境

在校住宿的学生节省了往返家庭所需要的时间,也多出了一部分学习时间,同时在管理良好的学校比家庭有着更少的诱惑,接触教师的机会也会多一点,有助于学生的学习问题能及时得到专门的解答,学生处于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能力与自我发展的概念

学生被迫离开家长,每天和同龄伙伴生活在一起,需要学会自己洗衣、管理自己的物品,学会如何与人交往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必要常识。例如,学生需要安排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解决同寝室同学间大大小小的矛盾,也需要独自面对并解决问题。这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而且学生平时和同学朝夕相处,也会体验更多同伴之间的友谊,在争吵磕碰中学会理解、宽容,为以后的社会交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有利于合作与集体意识的发展

寄宿制学校对在校学生有严格的制度要求,作息、饮食也会较为规律,同时学生也必须遵守团体之中的生活模式。集体生活极大地促使学生形成互相合作、考虑集体的意识,使学生明白作为学校的一分子,是不可能离开学生和学校这个大家庭独立生活和发展的,需要与同学交往来获得归属感。在寄宿制生活中,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在一起,遇到事情互帮互助,不论是在宿舍是还在班级,时刻处于一个集体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有利于自我肯定

寄宿学生长期待在学校,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较少,周末、节假日回家时,父母会对孩子倍加关爱,学生感受到家庭的关注,对学习也会充满信心。这种良好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审视,反思自己。同时,集体生活会将学生自我与他我之间的矛盾暴露出来,通过教师、学生的调节,自我反思,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秀与不足,从而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二、消极影响

(一)未成年学生对社会角色理解减弱

学生向社会过渡,会培养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而在这个成长道路中会受到很多影响,在非寄宿前每个学生的偶像大多是自己的父母,由于寄宿后离开了父母,缺乏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对以后学生理解父亲、母亲这些角色是十分不利的。角色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经过长久的浸染,学生对这一角色才能有更好的认知。而在学校寄宿的学生缺乏应有的榜样,将来进入该角色时会十分茫然和不适应,无法找到投入感,直接影响学生对父母这一角色的理解[1]。

对于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增加父母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如学校可以在每学期举行一次“亲子日”活动,家长与学生一起体验一天在学校的生活,使家长更加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内容,也使学生感觉到家长的关心;学校也可以开展“亲情电话”模式,让寄宿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与父母通话,增加其与父母沟通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在校寄宿缺失亲情的孤单心理。

(二)弱化了学生与外界的联系

在学校寄宿的学生,人际关系受到限制,大多只能与教师、同学沟通,与社会外界没有多少联系,而学生在学校这一相对单纯、安静的活动范围,只能局限在教室、宿舍、食堂,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学生每天只负责读书,缺乏社会实践,容易上当受骗,而且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每天待在一起互生好感,极大可能会发生早恋。学生与父母距离较远,平时很少会有联系,在心里对父母缺乏概念,容易产生隔阂,这些都会约束学生的发展。

(三)产生心理困惑

寄宿学校对学生各方面的管理较严,限制学生的活动范围和时间。同时,学生在学校学习压力较大,缺乏运动发泄与心理疏导,特别是处于升学期的学生,面对学习的压力、单调的生活,情绪很难发泄出来,再加上没有父母的照顾,每天在学校相对密封的环境下,非常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像经常会出现的失眠、抑郁、各种疲劳疾病、神经紧张等,自身人格也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

三、寄宿制管理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学校管理制度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社会的未来,只有好的生长环境才可以培育出更多的栋梁之材。因此,学校对学生的基本保障是不可以缺失的,像学生在学校的饮食、住宿、交通,都应该按照严格制度进行规范,并设置专门机构对其进行监督,保证学校按规定执行。例如,学校的食堂每个月要接受不定期的抽查,对食品营养均衡、安全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对学校的住宿条件,如基础水电通信设备、安全与环境卫生、管理与保护措施等需要从源头上做好管理与防范;同时学校也应配备应有的医疗服务点和心理咨询处以及针对紧急事故的预案;对周边的环境问题,也应向有关部门反映以做出纠改方案。

(二)增加素质教育

在学校寄宿的学生,学生自我健康要给以重视,学生也应注意自我保护。学校可以邀请相关人士进行讲座培训,让学生在遇到紧急事故时可以有基本的应对能力;每位学生应树立自我健康的管理意识,避免周围环境的威胁因素。

(三)增加校外活动

由于学生寄宿在学校,生活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封闭,活动区域也比较少,对外界了解也相对比较少。学校可以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学生与外界接触以及社会实践的机会,学校创造条件保证寄宿学生有课外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每天或者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参加课外活动。学校可以建立校外的合作教育基地,如有较好条件的学校可以建造劳动实验基地、学校果树培育基地、养殖中心等,利用这些基地可以开展许多教学活动,增加学生与外界的接触,使相对封闭的学校在校外实践方面得到较好的补充。

结 语

总而言之,寄宿教育对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利弊是相对的,长期住在学校缺乏了父母关爱,学生自己的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自己对社会角色的认知也会存在极大的偏差,故而出现不适应社会的现象。因此,学校应合理开展相关活动,健全管理制度,增加素质教育和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寄宿制学校学生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学校推介
学生写的话
奇妙学校
农村寄宿制初中实施特色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