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学生的课外健身教学方式
2019-11-26张迩瀚
张迩瀚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 南充 637001)
为了确保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落实,我们应该认真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结合实际健身需求制定科学的课外健身规划方案,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大学生的心理认知会影响他们课外健身活动的能动性的发挥,高校需要积极培养学生养成课外锻炼的习惯,能够培养终身锻炼的意识。目前在校大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做事不再凭借着自己的兴趣,开始更为理性。于体育活动而言,他们更明确了自我体育素质发展的重要性。高校需要深入发掘学生的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1.试析大学生课外体育健身的影响因素
第一,终身体育观念较为淡薄。不少学生并没有充分了解体育健身的重要性,通过科学的体育健身能够提升身体素质。学校体育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兴趣,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体育理念,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运动水平和审美情感的提升,让学生能够肯定自我,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第二,体育设施和场地严重不足。我国绝大多数的学校缺少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体育设施和场地明显不足,学生缺少体育锻炼的兴趣,更多的是愿意坐在教室进行简单的运动。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尽可能开发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有效提升学生锻炼的积极性,积极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提升整体的素养。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有效提升体育场地的设施的数量以及质量,为大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提供重要保障。第三,缺少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体育老师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会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加大师资建设和管理,对体育锻炼的内容进行合理配置,确保其能够和高校的培养目标、体育课程一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和提升兴趣。
2.试析大学生课外健身教学方式
第一,不断加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观念。不少学生都是抱着锻炼身体的目的参加课外健身活动的,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缓解学习压力。伴随着大学生素质的全方位提升,大学生参与课外锻炼的意识开始朝着多方位的方向发展。我国高校需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要对他们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加以明确,开发出更加适合他们的内容。项目的开发要符合学生的校园生活,能够更好地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第二,把体育课堂教学与实践经验结合在一起。体育教学工作不能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方式落实,还应该结合课外实践经验进行教学,为此,各高校需要加强课堂教学和课外健身的有效结合,使得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得到实现。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为课外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的保障。因此,作为教学教师,需要加强课堂和课外教学活动的高效组合,使得学生通过课外健身教学实现自身全面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第三,重点强化课堂健身管理组织。大学生的课外健身教学活动顺利落实离不开管理组织的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学生健身观念的增强。为此,各高校需要加强课外健身活动管理与组织建立的重视,积极组建一些大学生社团,并配置专业的健身老师,为健身的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指导。
第四,创建科学的课内课外教学模式。重点落实好学校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教学的融合工作,也就是需要我们协调好高校课外健身教学的课内时间和课外时间。大学生课外健身教学的开展,应该有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出适合课外健身教学的相关项目,使得学生不断增强健身意识,在未来的发展中也能够一直保持健身的好习惯。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因此,各社区经常性举办活动,学生可以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健身的频率,同时还能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生活理念的加强。为了有效提高学生课外健身教学效率,学校方面需要重视组织、管理以及协调能力的加强,高效挖掘大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加,使得更多大学生愿意加入到健身活动中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型人才。作为课外健身教学的授课老师,需要提高措施的有效性,为大学生课外健身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第五,培养良好的大学生课外健身观念和习惯。近几年,人们的健身观念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从大学生角度来看,要更加注重这种意识的培养的学习,良好的校园体育健身氛围和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的塑造是我校新时代的追求,努力使我校大学生具有新时代的健身特点,形成能适合不同需要的大学生的体育教育方式,切实提高我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身意识。根据相关统计,结合大连大学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一些大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项目,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提高健身意识。有目标的通过现代技术增加大学生对健身的兴趣,开阔大学生在体育健身方面的视野,丰富大学生的体育健身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