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9-11-26王秋月

读与写 2019年30期
关键词:语感小学生阅读教学

王秋月

(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启慧小学 福建 晋江 362200)

1.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学会积累

语文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一种升华的表达。语文的学习首先是语言的学习,而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积累和运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语言积累的根源,重视积累对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自身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1.1 积累语言,读是根本。小学语文的阅读基础教学方法即是通过朗读来进行语言积累,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的魅力进行语言的学习和积累。比如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这篇课文,这是一篇描写秋天的散文,作者用秋雨作为线索将秋天里的景物巧妙的串联起来,描写出一幅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场景。文中作者通过多种修辞手法来将秋雨人格化,比喻成众多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这些艺术化的语言对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而言理解起来稍有难度,所以只有让学生通过大声的朗读,走进作者描述的秋天情境中才能真正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朗读中学会了颜色描写中的“五彩缤纷”“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关于丰收的描写“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这些优美的描写语句,学生在朗读中进行了语言积累。

1.2 通过背诵,沉淀语感。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字优美的文章,学生不光要会读,还要对于精彩的段落进行背诵,背诵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进行沉淀和消化,熟读背诵可以沉淀语感全方位的积累语言。学生由会读到会背,然后将背诵的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组合,实际的语言文字表达中进行灵活运用。

比如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咏柳》,这首诗寥寥几个字就描写出春天的景色。学生对于诗词理解起来会觉得比较晦涩难懂,所以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春天的景色进行想象,将情境带入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去体会诗词语言的美,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延伸和拓展,用自己的语言对春天进行描写。学生将背诵的优美文字和描写手法进行消化吸收,进行了语言积累,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运用的得心应手,所以朗读和背诵是促进学生形成语感的重要途径,学生语言积累丰富了,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也提高了,进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帮助小学生学会阅读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阅读教学能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对语言、文字、写作手法等方面都能得到学习和提升。

2.1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强,在激发起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开展阅读教学才能保证阅读教学的效果。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爱读乐读。比如学习《花的勇气》这课,老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花朵的生长过程,从花苞到盛开的景象。学生通过动态的视频资料直观的了解到花朵生命力的顽强和勇气,激发起阅读兴趣,在求知欲的指引下进行阅读学习,学习效果大大提升。

2.2 清楚要点亮思维,丰富理解。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帮助学生找到阅读思维,使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时找到切入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课文《“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老师引导学生体会不同人的心理,用对比的方法来模拟文章描写的场景,促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文章中父亲、母亲的复杂心理,学生在理解中进行判断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模式。

3.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一直以来都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难点。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知识储备不足,所以在进行写作时学生常常无从下笔,不知道写生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写,写作陷入困境中。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文章结构,写作手法,修辞方法等,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文章的叙述手法,为更好的表达情感做好铺垫,学会对优美文章中的描写内容进行仿写或引用,来为自己的写作进行润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学习过《咏柳》后,让学生以春天为主题用自己的语言仿写一篇文章,文章中也可以借鉴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语言表达,使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的语言积累运用到写作中来。

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下围绕核心素养开展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老师带领学生通过阅读来进行语言积累,在朗读和背诵中完成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在语言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

猜你喜欢

语感小学生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我是小学生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