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价值

2019-11-26

读与写 2019年30期
关键词:大漠中考古诗词

王 宁

(宁夏同心县下马关中学 宁夏 同心 751300)

古诗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孔子时代的“不学诗,无以言”,到唐朝科举以诗律招贤纳士。直至今日,它以其强大的艺术魅力和教育功能,对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1.1 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自古以来,祖国的大好河山都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在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我们可以欣赏塞外大漠的奇特壮美;在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中,我们可以领略西湖的婀娜多姿。春光中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夏日里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风中有“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冬雪下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可谓“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徜徉于古诗词为我们营造的山光水色中,自然会触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1.2 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漫步于古诗词的历史长河,无数爱国志士的形象浮现在我们眼前,多少豪迈悲壮的爱国誓言响彻在耳畔。

我们看到,木兰女扮男装,戎装待发,“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英勇,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我们看到,杜甫在秋风怒号中,着布衾、宿漏屋,却仍有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济世情怀;我们看到,被免官闲居的辛弃疾,鹅湖之会后“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慷慨激昂;我们看到,零丁洋上,文天祥被俘,“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死明志。

反复诵读这些可歌可泣的诗词名句,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一定会被点燃。

1.3 对理想信念的执着。中国古典诗词不仅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有中国诗人的精神格调。他们的理想追求,哲理思索都饱含在其中。因此对学生来说,通过诗歌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他们对美的认识,更能引导他们培养优秀的品质。

我们可以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告诉学生屈原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从而让学生明白理想对人的重要性,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要树立正确的理想,并坚定不移的去追求;用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来激发学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拼搏精神;用“莫等闲,空悲切,白了少年头”来教导他们珍惜青春,发奋读书,不能在风华正茂的年纪浪费光阴,要在时间的飞逝中把握自己美好的年华,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2.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2.1 积累对偶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古诗中大部分是对偶句,对偶句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对或相反。引导学生多多赏析对偶句,可以帮助学生改掉他们在习作中词不达意,用语随便的坏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仅仅十个字,就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展现出来,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如《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景象且把诗人孤寂的情绪融入在广阔的景象中。

2.2 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为学生的习作开辟新天地。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除偶尔用上一两句比喻、拟人外,几乎不会也不敢尝试运用其它修辞。学生不会用、不敢用的修辞和表现手法,运用最集中的当属古诗词。

如果学生能随便吟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们肯定已经掌握了比喻的修辞。如果学生能随口说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他们也一定会在作文中熟练运用拟人句了。

3.良好的应对中考

3.1 增加字词的积累。以笔者所在的农村乡镇初中为例,七年级学生能达到课标要求的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的学生凤毛麟角。由于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制的做法,小学老师不存在升学的压力,加之偏远山区的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在低年级识字认字阶段就缺乏系统扎实的学习。学生又多为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的有效监管。学校、家庭两方面的原因造成学生基础差。因此,山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仍然肩负着学生识字写字的教学任务。

3.2 增强语言运用能力。宁夏中考语文考试涉及积累、阅读、作文三个领域。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不单单是古诗词默写和问答题,前文论述的古诗词教学可以发展学生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提升了,语文成绩自然提高了。以2014年的宁夏中考题为例: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将对联补充完整。(2分)

上联:忠厚传家久下联:诗书继世

很显然,此题是在考查学生对于对偶的掌握情况。通过古诗词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对偶句的特点,自然很轻松地对出“远”、“长”等。

作文的好坏是中考语文成败的关键,但学生平时在害怕写作文,考场作文当然也好不了。中考作文除了缺乏真情实感外,最大的问题出在语言平淡空洞、缺乏感染力,叙述语言啰嗦冗长。古诗词作为艺术表现力极强的文学样式,学生如能多加学习,作文肯定会增色不少。

猜你喜欢

大漠中考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大漠千年
大漠落日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