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2019-11-26

读与写 2019年30期
关键词:意识能力课堂

鲁 凤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衡龙桥镇八一学校 湖南 益阳 413000)

团队的效率高,就会发挥1+1>2的效果。如今课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个比较基础的平台,能为很多丰富的教学形式创造基础,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小学阶段正是儿童形成各种良好学习品质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活动中,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接下来本人将联系实际情况,谈一谈体会。

1.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小学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缺乏合作经验,而且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缺乏合作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之前,为学生做好工作,先让学生了解该模式的具体内容。传统课堂中的灌输式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知识的输出方和输入方机械地分离开来,课堂缺乏趣味性和活跃性,压抑了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过程中,要借用多种实际有效的手段,让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产生认同感。学生有了兴趣,依然就会参与进去,慢慢地把合作意识化为潜意识。

例如,在学习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讲自己的暑假经历,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交流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与小组分享自己暑假难忘的事情,然后为学生布置“我的同学的暑假故事”这样一百字写作任务,让学生合作中,把倾听到的内容转化为文字,提高写作能力。为了让小组活动高效率进行,教师还可以为学生限制时间,或者设置一些简单的奖项,让学生真正地对该模式产生参与动力。在长时间的锻炼中,学生自然形成了“合作记忆”,增强了合作意识。

2.挑选适当的合作时机,为合作做充分准备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我国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还不够成熟和科学,所以,教师在运用时,一定要从各方面分析情况,找准时机,做好充分的合作展开准备工作,确保合作的顺利高效展开。首先教师要做到科学合理分组,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后做出分组管理。其次,对于合作学习课堂,一定要经过严谨的课堂设计,不能只是简单地认为合作课堂是“放任自流”的课堂。时机选择影响课堂效率,一定要在学生精力充沛的时候展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任务也要有简单到复杂的递进,让学生都能体会到合作的乐趣。

例如,合作的导入部分可以添加多媒体设备播放的视频、图片等素材,或者可以用一些实物作为课堂学习的工具。合作绝对不是两手空空的合作,在《不会叫的狗》这一课学习时,题目本身就是一个悬念,教师可以把“狗为什么不会叫?”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合作的时候核心问题,让学生的结组合作讨论,总结出全面的答案。这样,学生在问题讨论中,也完成了预习工作,而且通过回答问题提高了获得感,为下一步的学习增强自信。

3.帮助学生掌握合作技能,形成良好合作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组合作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需要慢慢地去减弱,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这就要求教师在前期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合作技巧,形成优良的习惯,从而确保合作学习的高效进行。比如学生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倾听能力主要是帮助更好地倾听教师布置任务,表达能力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合作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表达习惯时,便有利于小组任务的全面高效达成,而且在相处时消除一些不必要的摩擦和误会。

例如,在学习古诗《赠刘景文》时,学生避免不了遇见很多不理解的词句,这就需要学生高度集中精力,倾听教师的讲解,然后再把教师的问题听清楚。展开合作学习时,还应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话条理化、简单化,尽量把古诗词转化为自己的话表达,便于其他成员理解。良好的合作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为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合作能力是学生未来人生道路中的良好垫脚石,通过良好的合作,更容易实现一个个人生目标。而且,如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合作品质也是每个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小学学生正是为以后打基础的时期,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及时革新教学观念,跟随时代教育潮流,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基础,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合作能力,在未来道路上拥有实实在在的发展技能。

猜你喜欢

意识能力课堂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