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9-11-26邓小燕
邓小燕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石城镇中心小学 广东 云浮 527300)
小学是培养学生记忆力的关键时期,要想让学生的成绩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所提高,就要在这个时期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学生认真地阅读和学习。所以对于课堂上教师精讲的文章,学生要在阅读的基础上理解记忆,体会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对于一些略讲的文章,学生就要自己利用时间去阅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阅读是要讲求方法的,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所以接下来我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想简单地谈一下在基于整本书阅读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1.创建阅读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在语文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学习中会更加轻松。首先,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学习到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在自己写作时加以模仿,合理运用,从而使文章更精彩。其次,阅读可以培养学生语感,将课文内容反复朗读,体会其中句子的连贯性和遣词造句,理解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感情,真正地进入书中,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所以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建一个阅读环境,在这种环境的培养下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习惯。
例如,在一节课开始时,教师可以预留出十分钟,让同学们选取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来阅读。在学习《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时,班里的某位同学就选取了这样一段话“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他觉着这句话形象生动的描写出了班长的外貌特点,将班长的样子展现在读者眼前。教师也可以在课间将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中的音频播放给学生听,这有利于学生更加了解课文内容,也是逐渐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2.多媒体教学,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工具逐渐走入课堂之中,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便利,并且它也可以很好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课堂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使课文内容更加丰富,让课文内容通过动态的形式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课文。同时,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它的信息量和容量性都很大,节约了时间和空间。
例如,在学习《彩色的非洲》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同学们展示非洲的蓝蓝的天、绿绿的树、红色的土壤,以及皮肤黝黑但健康的非洲人这些图片。因为大多数同学都没有真正见过非洲人,所以会对此充满好奇心,想要去了解非洲的情况,文章题目说的是七彩的非洲,那这七种色彩究竟都来自哪里呢,这时就会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3.小组合作,讨论引发共鸣
小组合作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由于它的适用性较强,所以被广泛应用进课堂中。首先它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和帮助,是一种共同进步的学习模式,能够起到很好的以优带劣效果。其次,它能够增进同学之间感情,学生在合作中多多交流,拉进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最重要的一点,它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会逐渐提升自身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教师在讲解文章的过程中,要给学生设计一些问题,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畅所欲言,交流各自想法,引发思想共鸣。
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抛出问题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这时候学生就会梳理课文:借箭是周瑜故意提出为难诸葛亮的,而聪明的诸葛亮一下子就识破是这一条害人之计,之后表明“只需要三天”。之后他夜观天象,在大雾天的帮忙下,又利用曹操的性格,调动草船去引诱敌人,最终借够十万支箭。学生通过讨论,知道了要善于利用外界条件来巧妙地达到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
总而言之,掌握教材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而这需要教师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引导他们,让他们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来提高成绩。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自身情况来探索更合适的教学方法,指定阶段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其它能力的提高,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教学。在课堂上,要多利用多媒体来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这会使他们对学习过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学习中体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