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在高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

2019-11-26

读与写 2019年30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德育

江 波

(重庆市兼善中学 重庆 400000)

高中阶段的教学,只是在传统的课堂只是一味地背诵重点,这样的学习方式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这个阶段的学习应该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而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传统的德育教育只是老师一味地讲课,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这样的教学方式违背了大纲要求,也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因此高中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需要改变,以培养学生立德树人为基础,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课堂改革的措施并且实施,从而促进高中德育教育的发展。

1.建立合作共赢意识 促进德育教育发展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老师要注重本班班学生存在的差异,不可能所有学生都处于一个水平。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每一位学生的观察了解,针对这种差异进行合理分组,对不同组的学生布置适应其个人理解的任务,因材施教。在现今的高中的教学,要求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引入合作的理念,能够让理解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在完成课本所要求的内容的同时得到开拓性的延伸,以便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也能够帮助理解能力相对较为薄弱的一部分学生巩固理解好课本所学知识。合作的学习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是很正确的。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下,学生能够对高中开设的学科产生兴趣,对进一步提高高中的德育教育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能够从心底接受立德树人的理念,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构建德育教育课堂。

2.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体现立德树人理念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有继续学习下去的动力。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从不同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学校配置的多媒体设备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备课的过程中,老师要从课堂核心内容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理念为基础,搜索出相符合的视频,制作相应的有趣课件,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际课堂中,老师要把握课堂节奏,注重立德树人的思想渗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老师也要参与到每组之中,聆听学生的思想,给见解发表到位的学生进行奖励。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学生对于立德树人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完成课程目标。

例如:在进行网络在当今的利用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课件,展现出以网络为主题的视频资料,以便学生对网络的主题产生兴趣,然后通过课件展现主题思想,在视频的基础上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网络的利弊。接下来老师可以提出相应的与主题相关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讨论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轻松愉悦的了解所学内容。

3.构建新型课堂 培养德育意识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利用语言优势,在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成为现在高中阶段老师的追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流传至今拥有者丰富的文化积淀,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利用对应的事例来验证所讲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的意识,让学生明白,政治这个学科,是需要理解,靠课上课下的基础来构建自己的德育素养。立德树人的理念要作为基础,在课堂上被重视。并且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避免枯燥的分析,不要咬文嚼字式的硬塞,这样会让学生产生腻烦的心理,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而要利用母语优势,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的理念。

4.创设相关教学情景 渗透立德树人理念

好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老师应该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以提高学生的立德树人的意识。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难免会让学生觉得有些知识抽象难懂,因此,创设相应的情景就显得很重要。在备课过程中,老师要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出发,联系实事,以学生为本,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激起学生的共鸣。也能够更好的渗透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让学生重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基于此,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德育教育的教学,老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对应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立德树人的理念引导下更好的培养德育意识。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就是旨在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立德树人的理念。老师应该以学生为本,构建高效课堂。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的课堂需要老师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在课改的背景之下用新的教学模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共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