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男子赛艇队冬训训练分析
——以上海市男子赛艇队冬训为例

2019-11-26周意男朱颖文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11期
关键词:冬训赛艇负荷量

周意男,朱颖文

(1. 同济大学,上海 200092;2.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240)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美国教练员伊格尔·格林科(以下简称伊格尔)实施的上海男子赛艇队冬训训练方案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PubMed、CNKI中国知网、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国际赛艇联合会官方网站、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资料室等途径,查阅了运动训练、赛艇训练负荷、赛艇体能训练、赛艇拉伸训练等方面的相关专著和文献,对其整理、分类、归纳、提炼,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收集上海赛艇队教练和科研人员2008—2013年的训练方案和记录、运动员测验成绩和比赛成绩、训练强度监控数据,为本研究提供原始分析资料。

1.2.2 观察法 研究者在2008—2013年作为上海赛艇队队员全程跟队参与并观察上海赛艇队教练和科研人员开展的赛艇运动员的训练,了解上海赛艇队运动训练的内容、训练方法、训练手段、训练负荷安排,详细记录了训练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同时还搜集其他训练资料,为本研究提供原始资料。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运用相关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

1.2.4 逻辑分析法 采用归纳、演绎、比较、分类等逻辑方法,结合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得到的资料数据,对2位教练员训练方案的训练负荷结构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冬训训练负荷总量的统计是指上海男子赛艇队备战第十一届全运会即2008—2009年度冬训期间实际完成的训练量。训练负荷强度指的是指上海男子赛艇队备战第十一届全运会即2008—2009年度冬训期间实际完成的训练量所在的强度区间。冬训内容包括陆上训练和水上训练。陆上训练主要以测功仪、力量和跑步为主,水上训练包括长距离划和短距离划。

本次冬训时间长度为3个月(2009年1月至3月),共12周,以4周为一个阶段,分为3个阶段。

2.1 冬训第1阶段训练负荷量及强度

本阶段主要的训练目的是提高有氧能力和肌肉的力量。有氧能力是通过2~4 moL的乳酸强度,通过长时间的耐力长划。训练方法主要采用40 min×3次、50 min×3次和早操的40 min跑步或40 min测功仪训练。该项训练主要以提高线粒体同时增加血红细胞的水平从而提高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在肌肉力量方面主要是增加肌肉的围度,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力量训练采用塔式负荷的方法:次数依次递减 12次、8次、6次、4次、3次、2次、1次,负荷依次递增70%、75%、80%、85%、90%、95%、100%的最大负荷。主要的训练项目有卧拉、深蹲、高翻等一些辅助训练。有氧训练和大力量训练各占据了全部训练量的1/3,从训练的时间安排来看,重点发展有氧能力,尤其是将发展最大力量安排了较大的比重。重点提高肌纤维的粗度和绝对力量。

2.2 冬训第2阶段训练负荷量及强度

在冬训第2阶段训练中进一步保持有氧能力的提高,在第一阶段的训练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有氧耐力的负荷量和力量训练的负荷重量,对机体进一步刺激使其形成超量恢复。力量训练方式基本与上个周期相同,只是随着机体的适应和提高,在负荷重量上略有增加。主要通过水上负重划或测功仪的超低桨频训练来进行。从而逐渐将第一阶段的绝对力量向专项力量转换。并且在本阶段的第3周进行了专项测试,其中包括6 km测功仪、2 km测功仪、多级负荷测试、水上6 km和力量测试,训练量明显减少,帮助机体恢复,从而准备下一阶段更高的训练负荷。

2.3 冬训第3阶段训练负荷量及强度

在冬训第3阶段的训练中以有氧训练为主,在前一个月的基础上增加训练负荷的强度和训练时间。在力量训练中降低了负重的重量,但是增加了每组的次数,力量训练逐渐向专项力量转移。力量训练采用80%负重×20次×6组的训练方式,单组的次数有所增加。随着训练的推进,机体的逐渐适应,在整体的训练时间较上一阶段有所增加,有氧耐力训练比例进一步提高,而在大力量训练的比例继续减少。训练的方式有所改变逐渐将,有氧耐力划从3组×50 min转变成6组×20 min,每组的时间缩短,强度有所增加,继续向专项比赛训练过度。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伊格尔冬训安排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主要训练目的是提高有氧能力和肌肉力量。训练负荷量主要为有氧训练和大力量训练,训练负荷强度主要为低强度和中等强度为主,每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维持稳定。第2阶段,主要训练目的是在第一阶段基础上进一步保持有氧能力的提高。有氧耐力和力量训练的负荷量逐渐减少,大力量训练比重减少,专项力量训练逐渐增多,低强度训练稍微减少,中等强度负荷逐渐增多,大强度训练开始实施。第3阶段,主要训练目的是向专项比赛训练过渡。训练负荷量有所增加,有氧耐力训练比例增大,大力量训练比例继续减少,低强度训练减少,中等强度训练项目调整,大强度训练增加。伊格尔教练员在赛艇运动员的冬训中非常重视各项基础素质训练,通过有氧训练和大力量训练来提高赛艇运动员的有氧能力;特点表现为专项运动能力的各部分全面铺开,重视绝对力量。

3.1.2 伊格尔教练取得了上佳的竞技成就,他实施的训练是成功的样板。他所秉承的训练理念、采用训练手段方法、设计实施的训练负荷结构应为我国赛艇教练员所借鉴学习。同时,赛艇项目属于耐力性项群运动项目,这位教练员的训练也可供其他耐力性项目教练员学习借鉴,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竞技成绩。

3.2 建 议

3.2.1 从结果分析上看,伊格尔教练更加擅长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尤其是专项测功仪能力的提高;不足是所带运动员容易出现技术动作不稳定和多人艇的配合能力不足的现象。所以,建议赛艇队对于身体协调性较好、技术动作稳定性较好、多人艇配合能力较强的运动员,采用伊格尔教练的训练方案。

3.2.2 伊格尔教练在力量训练方面非常注重大肌肉群的最大力量训练,并且在训练过程中负重的重量较大,存在产生运动损伤的风险。建议在力量训练中要特别注意对运动员合理的分组,注意训练中的防护措施,防止运动损伤的出现。

猜你喜欢

冬训赛艇负荷量
重庆市党员冬训“十佳案例”
赛艇队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不同演替阶段马尾松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其影响因子
赛艇运动中运动员身体悬挂技术的运用
HPV16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及物理状态的研究
中国划艇队2014年冬训运动负荷特征解析
2015中国大学生男足冬训赛暨第28届世界大夏会选拔赛
探析赛艇运动的体能训练
负荷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PCI术后预后的影响
森林可燃物负荷量测定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