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羽毛球在小学体育体能训练中的运用策略

2019-11-26刘健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大冲学校

灌篮 2019年11期
关键词:接球手腕耐力

刘健 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大冲学校

羽毛球是体育教学当中集竞技性和对抗性的一种优雅的体育项目,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而言,以羽毛球运动为核心的体能训练,对于羽毛球运动员的力量、速度、韧性和耐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赛事竞争当中,在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体能将会成为选手最大的王牌。素质教育推行以来,学生的身体素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各个学校也加强了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而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成为衡量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要环节,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通过体能训练获得好的身体素质,而羽毛球则是一个十分有效的训练方式。一方面,羽毛球属于体育教学的一个体育项目,学生练习羽毛球可以起到体能训练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颇为有效;另一方面,羽毛球运动对于训练者的速度和耐力有一定的要求。

一、明确羽毛球训练内容,提高体能训练针对性

对于羽毛球的训练内容而言,最明显的就是训练学生的持拍姿势、挥拍姿势、移动姿势;而运动过程当中的跑、跳、蹬、跨等常用的动作也需要做相应的适应性训练。对于与羽毛球项目而言,很多人最容易错认为羽毛球关键在于技术,其次对于上肢关节的压力比较大,往往容易忽视羽毛球对于体能的消耗。但是事实上羽毛球运动项目对于学生的体能要求也很高,尤其考验四肢与大脑的协调能力。参加过羽毛球竞赛的选手都有这样一个想法:羽毛球并非平时人们业余时间练习那样轻松,只要到了赛场上。你的身体就开始不随你自己了,基本上是跟着球跑,球所到之处就是你需要移动的地方,即使技术再高明,若没有足够的体能做支撑,就会落败。但是对于小学体能训练而言,强度不会那么大,但是也会对体力形成较大的考验。

例如,在羽毛球训练过程当中,需要进行快速地跑动、转身、快速移动、蹬和跳等动作,这些比较剧烈的运动对于学生会造成很大的压力,若是没有相应的准备活动,很容易让学生在训练中受伤。羽毛球的体能训练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性训练,以握拍姿势、移动姿势和短跑训练、转向训练、跑、跳、蹬等都需要进行专项训练。持球拍的姿势虽然看起来很随意,但是事实上对于掌握羽毛球的操作具有十分关键,正确的持拍姿势和错误的持拍姿势看起来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在对抗训练中就会发现,持拍姿势可以影响到很多东西,例如快速移动的流畅程度,手腕发力以及击球的方式等;像转身、快速移动、蹬和跳等动作,则是需要学生的系统地单项强化练习和连贯练习,然后可以在实战训练中连贯使用可以有效地提升身体的敏捷度和灵活性。但是像转身、快速移动、跳和蹬等动作极其容易发生扭伤、摔伤和撞伤等危险,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而言,需要在训练过程当中及时提醒学生,避免这些危险的发生,羽毛球体能训练活动须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尽最大可能保护做到学生的身体安全。

二、知晓羽毛球训练作用,健全体能训练的资源

对于羽毛球训练而言,首先,最大的好处便是锻炼人的腕力,每一次击球都是手腕在控制球拍的方向,在击球的前后那几秒钟,手腕的扭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对于手腕灵活性不高的学生而言,参与羽毛球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锻炼,从而强化其手腕的灵活性。其次,羽毛球运动训练人的反应速度,曾有人戏言道:球类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判断球的运行轨迹,是“追逐球”的运动,虽然不完全正确,但是确有一定的道理。然后,羽毛球运动对于双方速度的把控方面要求很高:首先是移动速度和应变速度,羽毛球的过网之后到落地的时间,等同于接球的一方反应速度、移动速度、挥拍接球以及做出反击计划所有时间,这就需要接球的学生迅速反应、快速移动,然后挥拍接球进行反击。如果是平时练习可能这个感觉不太明显,但是如果进入对抗性练习,这个时间会随着双方的状态忽长忽短,甚至没有反应时间就已经有结果了。最后,羽毛球运动项目十分训练人的耐力,而耐力主要就是保持高速反应的耐力和持续时间长短的耐力,对于学生而言,耐力的训练十分重要,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而言,耐力是需要不断突破的,训练初期,学生会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体力耗尽,需要休息,但是周期性的羽毛球训练可以逐步提升学生的耐力。对于羽毛球的训练,教学资源十分重要,尤其是场地资源和耗材资源,对于体育训练十分重要。在训练开始前需要解决确定资源问题。

例如,在羽毛球训练期间,需要学生用球拍不断地去接球反击,这时候最关键的就是手腕的灵活度和击球角度是否符合抛物线。学生在训练初期可能会出现手腕灵活度不够,球感不好,导致自己无法准确接球,使得自己击球路径不尽如人意,甚至打空。但是伴随着学生训练的逐渐深入,学生会有意识地尝试并且掌握手腕的运用,使自己的击球路径趋于理想状态,最后能够通过自己灵活地运用手腕,可以实现精准地接球反击。反应速度在羽毛球体能训练过程当中可以得到充分的训练,尤其是在羽毛球对抗性适应性训练过程当中,很多情况下,球在飞过网的时候,球的速度、力度和方向更多地是由对方决定的,所以在接球期间,需要学生快速反应,移动身体去接球,但是这个反应速度并非所有学生初期都可以轻易做到,尤其是擦网球或近网球,对于学生的反应速度十分重要,稍不留神就可能让球落地。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点经过系统地训练,是可以陆续提升的,尤其是在羽毛球对抗式训练当中,效果会比较明显。在羽毛球训练过程当中,对于速度的掌握也十分关键。羽毛球训练过程当中,速度足够快并非是训练的全部目的,尤其是在羽毛球小组对抗式训练过程当中,速度的把控很关键,一方面,速度的快慢是由身体灵活度和大脑反应速度可以指导的,可以适当地调节;另一方面,身体对于速度的控制一方面要考虑身体是否能够承受;另一方面,要考虑自己是不是每一步都要做到自己能承受的最快强度,显然是不需要的。尤其是羽毛球对抗式训练当中,对于体力的把握是十分关键的,只要能够掌握好击球时机,尽可能在击球之前留下判断时间,精准把控其角度和力度就可以。

三、坚持羽毛球训练原则,保证体能训练的效果

对通过羽毛球的方式来进行训练,需要制定一些训练原则,以期更好的训练效果。对于训练原则,一般需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第一,适度原则。第二,因人而异原则。第三,阶段性原则。首先,适度原则是基于学生在初期和后期身体的状态有所不同,羽毛球训练的前期,需要以基础训练为主。一方面,为羽毛球的训练提供一个合适的身体状态;另一方面,不同阶段的羽毛球运动的训练强度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训练时需要以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评定。其次,因人而异原则。由于每个学生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各项身体机能和素质都有所差异,这就意味着学生的训练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状态进行适度的增强或降低,这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必要的。最后,阶段性原则。羽毛球途径来训练体能,与其他方式的训练都很相似,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一个阶段性的训练过程,只有当学生的适应能力达标了,才能适应相应阶段的训练,不然很容易因为训练过度。

例如,学生的体能是有限的,不同强度的训练在不同阶段都需要安排不同的训练时间,训练初期的学生,尽可能做一些羽毛球的适应性训练,把难度和训练强度适当地降低。羽毛球训练初期的目的并非是一下子达到最佳状态,而是一个适应性的过渡阶段,所以难度和强度不宜太高。在中后期,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和训练效果再适当地有计划地调高训练强度。此外,对于不同的学生由于身体素质的原因,对于训练强度而言需要适当地降低或提升,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好,就可以在同等训练强度下,通过微调训练强度来适应学生可以接受的训练强度,例如时间长短的把握和项目的复杂程度。有些学生由于身体素质相对其一般的学生较差一些,则需要在羽毛球常规训练水平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其训练强度,以避免学生在羽毛球训练过程当中因为训练强度过高而受伤。对于羽毛球体能训练,阶段性训练原则十分重要,羽毛球不同阶段的体能训练,其训练强度和训练难度都需要进行合理化安排,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训练的有效性。

四、定期进行小组对抗赛,优化体能训练的方案

对于小学羽毛球体能训练而言,定期进行小组对抗赛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小组对抗赛可以直观地对于训练项目进行一个直观地呈现,为接下来的训练计划提供一个参考;另一方面,小组对抗赛由于其竞技性,可以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于羽毛球运动的积极性,从而调动学生对于羽毛球训练的激情,更加认真地对待羽毛球体能训练。众所周知,体能训练是一项比较枯燥和乏味的事情,对于羽毛球运动而言,同样如此。因此教师需要在体能训练过程当中,将羽毛球体能训练科目进行量化,中间穿插一些趣味性较强到的环节,一方面调整学生的状态,另一方面尽可能降低体能训练带来的疲惫感,这对于学生进行训练的持久性意义很大。

综上所述,羽毛球在小学体育教学体能训练中的运用,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教学过程。羽毛球这种竞技性极强的运动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尤其是腕部的力量。但是由于羽毛球的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高强度的体育项目,需要教师在训练过程中,需要遵循适度原则,因人而异的原则以及阶段性训练原则。尽量避免因为训练强度过大,导致的意外型训练受伤。羽毛球的训练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且带来快乐,作为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在训练过程当中适中铭记这一点,让学生在确保安全的环境下,强化自身的身体素质完成羽毛球体能训练。

猜你喜欢

接球手腕耐力
倍耐力原配世界最强动力超豪华SUV——全新阿斯顿·马丁DBX707
直击多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及半径
大树的日常
多去“扳手腕”——实际是跟差距较劲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常转手腕可通便
在球场上“掰掰手腕”
抛接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