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体育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表现、原因及克服方法
2019-11-26罗杰鸣
罗杰鸣
前言
当前,受传统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我国很多地区的学校、教师以及家长普遍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体育锻炼,由此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而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很多体育运动项目都比较复杂,运动强度较大,或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学生们在面对这样的运动项目时,往往会产生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从而导致他们无法掌握所学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即使勉强掌握也会出现技术动作失误以及变形等现象,严重的还会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影响体育课的正常教学秩序。
1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表现
所谓的恐惧心理,是指人们担心受到外界的某种伤害,包括人格、身体以及心理上的伤害而产生的一种外在反映。具体表现在他们对于困难、危险以及失误而出现强烈的焦虑。具体到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恐惧心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于自己的弱势体育运动项目,也就是他们平时很少接触或是没有接触过的体育运动项目,往往会由于缺乏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寻找各种借口,或请假以逃避参与。
第二,在运动项目练习中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因为人的行为是其心理的外在反映,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喜欢什么运动项目、讨厌什么运动项目,都会不加掩饰。所以,这些学生在遇到自己较为恐惧的体育项目时,容易出现向后躲的现象,惟恐教师提到自己的名字。
第三,他们对于自己恐惧的体育运动项目,虽然能完成规定的动作,但其动作却出现了失误或者变形的现象。
第四,这些学生对于自己的行为能力缺乏自信心,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到或者是做了但做不好规定的动作,体育课堂上存在一定的焦情绪。
2 学生恐惧心理的成因
初中学生对于某些体育运动项目产生了恐惧心理,起因较多,但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2.1 客观因素导致的恐惧心理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很多体育运动项目本身就要求参与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的能力,当学生自身的条件无法满足或者无法达到其自身的安全心理需求时,就会导致他们产生恐惧的心理。如有的学生体质较差,运动能力也不强,这样的学生在进行一些对抗性较强的项目时会产生恐惧心理;有的同学身体较为笨重(当前初中学校肥胖的学生较多),在进行协调以及技巧类的运动项目时会产生恐惧心理;有的同学心肺功能较差,在进行耐久性运动项目的练习时会产生恐惧心理。此外,运动项目技术动作比较复杂、运动器械适用难度较大、场地凸凹不平坦以及教师的偏爱或呵斥等原因,也容易导致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恐惧心理。
2.2 自身意志较差,缺乏自信心
除了客观因素的影响,还有不少学生自身的意志较差,对自己缺乏自信心,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总是以为自己的体质较弱、身体素质不强、运动技能水平不达标,从而导致他们在参与体育运动时不敢迎难而上,并错误的夸大了动作的难度,加上别人无心的说笑,使他们产生了恐惧的心理。
2.3 以前失败经历的情景再现
初中的很多体育运动是在小学教学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的,而且由于该运动项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加之运动者自身的因素,在体育课教学中因体育运动受伤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初中学生都直接或间接受到过这样的伤害,因此,再遇到相同或类似的运动项目时,失败的经历就会情景再现,甚至危险性较原来的更大,从而导致他们恐惧心理的形成。
2.4 对体育运动缺乏科学认知
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学校、教师和家长都不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由此导致学生对该学科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不多,而且体育课教学理论少之又少,很多教师甚至都不讲解各种运动的技巧,由此更导致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缺乏科学的认知,使他们逐渐对体育运动产生恐惧的心理。
3 克服学生恐惧心理的有效方法
3.1 心理训练法
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都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进行锻炼,因为心理训练法较为复杂,很多体育教师没有掌握该方法。其实,要想帮助学生克服心理恐惧,心理训练法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除了在运动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外,还可以在运动开始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比如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做一些放松式的训练,并借助语言诱导学生缓和紧张的心情,稳定焦虑的情绪。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诱导过渡,适当增加一些辅助练习的运动内容,并且从易到难、由简至繁,这样循序渐进,帮助学生逐渐克服恐惧的心理。
3.2 课程优化法
在实际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想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除了心理训练法,还可以对课程进行优化,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在不改变运动项目动作结构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动作的难度,当学生掌握相应的动作后,在逐步增加训练的难度,从而达到循序渐进的教学目的。比如体质测试项目引体向上,这项体育运动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难度,因为该运动需要很强的身体协调性,但当前我国的中学生肥胖者较多,他们在参与这项体育项目运动时,往往无法实现“零的突破”,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可以设计有效的辅助练习,以降低学生锻炼的难度和条件,从而帮助学生更快地实现“零的突破”。
3.3 强化身体素质法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想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还可以借助身体素质强化法,通过进行基本体育技能的训练,逐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在掌握基本体育技能以及增强自身身体素质的基础上,逐渐克服恐惧心理。经过实践证明,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克服学生恐惧心理的方法。
3.4 培养学生兴趣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想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是一种很实用,也很有效果的方法。因此,只有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感兴趣了,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运动当中,才不会感觉体育运动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实施快乐体育理念,积极挖掘体育运动项目中的新颖和趣味元素,并积极采用游戏法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并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克服恐惧心理。
3.5 榜样表率法
在实际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榜样表率法,即有意识的调整学生进行体育练习的顺序,将一些胆量大、技术好的同学安排在最前面进行,以他们的表现影响体育困难生,对这帮体育困难生起到榜样表率的作用,从而帮助体育困难生树立自信心,进而克服自身的恐惧心理。
4 结束语
体育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较大,而且其中不少项目技术动作较为复杂,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学生对此产生恐惧心理的现象十分正常,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对此,初中体育教师要正视并重视这一现象,积极采用各种灵活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恐惧的心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项目之中,真正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并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