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运动损伤的心理特征及康复措施探究

2019-11-26刘秋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灌篮 2019年15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体育运动康复

刘秋珍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教育者提出,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知识和实践能力,还要注重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是高职院校重要组成部分,但受客观和非客观因素影响,大部分学生在运动时缺乏准备技巧和预防伤患意识,频繁运动损伤,进而影响体育运动效果。对此,高职体育教师需结合学生运动损伤心理特征开展相应的康复措施,保证学生健康快乐参与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一、高职院校学生运动损伤的心理特征

(一)认知延迟

学生在出现损伤后,其工作和学习都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失去带给自身快乐的能力,还会面临因损伤治疗产生的如躯体不适、疼痛、功能丧失、感觉缺失等不良刺激,难以在短期时间内适应。与此同时,学生在发生损伤后要接受康复治疗,但在治疗中就会产生痛苦,大部分学生会将在锻炼时造成的损伤以及因康复治疗产生的疼痛看做不良刺激,进而回避和抗拒各种康复锻炼和治疗,上述心理就被称为延迟心理。这种心理普遍存在于学生机体受到创伤后采取的下意识逃避,从而拒绝治疗。

(二)心态失衡

相关研究指出,大部分学生因没有正确且充分认识运动损伤,往往会在生理疼痛因素作用下造成心理恐慌。当学生出现运动损伤后,其心理往往缺乏稳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否认身体有伤;由于学生没有充分认识损伤情况,在初期发生损伤后,但身体还能继续参与运动,因而否认自身有伤。二心理愤怒;当明确自身已受伤后会因生理疼痛而产生自责情绪,纠结自身发生运动损伤原因。三痛苦;学生在出现运动损伤后,其身体不仅会产生痛感,心理也因无法和其他同学一起参加体育运动而感到孤独。四精神重整;一般此心态会在教师、朋友、同学、亲人的安慰鼓励后出现,学生不会再抱怨或纠结自己发生运动损伤原因以及产生的不良后果,而是重拾信心思考如何重返赛场和继续训练。上述就是高职院校学生在发生运动损伤后的心态失衡原因,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加以调节,改善学生不良心态。

(三)失能评价

高职学生在运动中其机体受到的损伤会导致其在短时间内或永久性的功能丧失,甚至部分学生在康复治疗中需要他人帮助,因而学生在运动损伤的急性期后出现失能评价,进而产生失望、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严重者则出现厌食或攻击自身和他人等情况。大部分学生和家长没有完全了解运动损伤产生的机体功能丧失现象,针对此方面也不具备康复知识,因而往往会将其曲解为常见情况,使学生对运动损伤适应以及后期康复训练计划实施受到严重影响。

二、高职院校学生运动损伤康复措施

(一)实施有效心理教育

高职院校需定期针对学生体育锻炼情况开展运动损伤心理预防教育,帮助学生正确且充分认识运动损伤,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存在认知错误情况。与此同时高职院校需引导学生了解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价值以及在运动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并重视运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损伤。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讲解运动技巧,使其明确运动隐患以及训练中可能发生的损伤。必要时还需开展抗挫折教育,以坚强的心态面对运动损伤。积极配合和参与康复治疗,提高康复治疗效果。此外体育教师需适当增加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灵活能力。开展该项教育时需对学生开展技巧性教学,使学生能及时解决突发的运动问题,提升身体灵活度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实施有效康复措施

高职学生出现运动损伤后会出现心理失衡、心理认知延迟等问题,如果高校想要提高康复训练效果就需要结合学生认知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方。相关研究指出,大部分学生缺少成熟的心理认知,以至于无法正确看待部分事物或行为,对此,体育教师需积极和学生沟通交流,掌握学生康复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调节康复治疗方案,由此一来才能学生积极且主动地参与康复训练,避免因心理认知产生的各种问题。通过开展心理认知引导可以让学生明确消极心理情绪对身体康复产生的不良影响,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并将其引入到康复训练当中,有利于缓解因运动损伤对心理带来的各种不良情绪和痛苦。

三、结语

总之,运动损伤是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不可避免发生的情况,但在运动损伤后的心理认知问题会影响学生康复。体育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运动损伤,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合理康复训练措施,提高学生训练状态和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体育运动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体育运动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