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乔新生:勿让直销变传销

2019-11-26法人伍洲奇

法人 2019年11期
关键词:华林监督管理经营

◎ 文 《法人》全媒体记者 伍洲奇

资料图片

“判决驳回原告钱长红的诉讼请求。”

11月2日,《法人》记者查询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上述判决。此前,钱长红向直销企业河北华林酸碱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林公司”)打款100036元,用于购买华林公司的产品。

今年2月18日,河北省黄骅市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决定,依法对河北华林负责人刘德林以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账簿罪批准逮捕。

因华林公司涉嫌非法传销,经营停滞,收到货款后未能向原告交付货物,却又拒绝退款,所以钱长红以不当得利为由请求法院判令返还货款。

华林公司,原本是合法经营的直销企业。在“权健事件”后,华林联合调查组进驻该公司,并查明该公司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公司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已被警方控制,部分高层管理人员被批准逮捕。

记者查询发现,自从号称百亿帝国的权健被调查以来,已经有多家直销公司正在接受有关部门调查。那么,为何有这么多家直销公司,打着直销的名义做传销?直销变传销,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甚至引发极个别刑事案件,令人扼腕叹息。

11月3日,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所原所长、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乔新生教授。

《法人》:直销变传销,这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经常碰到的情形,这种情形出现有怎样的背景和原因?

乔新生: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明确承诺,中国开放无店铺销售。为了规范中国市场的直销活动,国务院颁布了《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

然而,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中国市场上直销活动很容易异化为传销违法活动。一些国际知名直销企业无法适应中国市场经营环境,他们不得不关门倒闭。与此同时,中国国内一些直销企业打着直销的幌子,从事各种非法传销活动,部分企业因此而聚敛了巨额财富。

之所以有这种情形出现,是因为中国文化传统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有所不同。中国是传统身份社会,在销售过程中如果没有熟人介绍,要想叩开大门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导致中国的直销企业必须通过熟人介绍开展业务,而熟人之间相互介绍很容易异化为“拉人头”,即涉嫌违法传销。

《法人》:现实生活中,很多消费者和网民会遇到分不清直销或传销的问题,该如何识别其中的关键区别?

乔新生:目前,直销主要出现在特殊的消费领域比如化妆品和保健品领域,直销适用于特殊的群体比如家庭妇女或者时尚人士。在我国,直销之所以有时变成传销,是因为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商业流通是建立在个人信用基础之上的。

正是由于个人信用的重要性,才使得一些直销企业的经营者通过培养个人信用,赢得他人的信赖,从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例如许多直销经营企业的销售模式是:为退休人士举办社会福利活动,以赢得他们的信赖,并在此基础之上向他们推销保健商品或者保健服务。

由于退休老人具有一定的支付能力,他们往往借助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消费体验向他人推销自己购买的商品或者保健服务。如果直销企业建立所谓的“奖励机制”,那么退休老人就会因为自己购买直销产品而获得新的“职业”,他们甚至会成为直销企业的义务宣传者。当越来越多的退休职工参与到直销活动之中,并且通过拉人头获取报酬的时候,直销就会变成法律上所认定的传销行为,就会从合法的消费型购买变成非法的行为。

《法人》:社交电商时代,直销企业该如何注意在法律框架下合法经营,以免触犯传销禁令?

乔新生:直销是生产者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销售行为,其中没有批发环节,是典型的共享经济。消费者根据自己消费感受,向他人推销自己购买的商品。这种行为本身是典型的共享经济或者分享经济表现形态。

部分学者认为,电子商务的出现,给直销企业带来灭顶之灾。一些直销企业之所以关门倒闭,不是因为不适应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因为跟不上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给一些直销企业带来巨大冲击。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中国从事合法直销经营活动的企业屈指可数,绝大多数获得直销经营牌照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出现传销行为,这是因为直销企业必须适应中国的市场需要,利用熟人关系建立信任基础。如果直销企业改为上门推销商品,那么,直销将很难生存下去。

当直销企业把自己的经营主要目标放在人际关系经营方面,就可能会成为传销,其经营行为也可能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和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法人》: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下,社交电商方兴未艾,你觉得需要从哪些角度加强对直销企业的支持和引导?

乔新生:《直销管理条例》作为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设置了严格的市场准入门槛。但是现在看来,增加直销企业的透明度才是重中之重。

我国的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直销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克服。国务院可以修改《直销管理条例》,大幅度降低直销市场准入门槛,但是直销经营企业必须定期公开自己的经营业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一些直销经营企业在经营中逐渐异化为传销企业。

通俗地说,就是要放开市场,在中国形成良性的直销竞争态势。与此同时,加强对直销市场行为的监管,要求所有从事直销经营业务的企业,都必须开放自己的财务数据,定期公布有关经营状况,接受市场监督管理机关的检查。

如果直销经营企业宣传内容不符合实际,市场监督管理机关应当依照广告法加以惩处。如果直销企业经营人员在宣传中夸大其词,严重误导消费者,那么市场监督管理机关可以按照我国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总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增加直销经营活动的透明度,打破直销企业工作人员所营造的“神话”,让所有消费者充分意识到,直销不是一个赚取暴利的行业。市场监督管理机关应当从市场准入监管,逐渐地转变为市场行为监管,如果发现直销经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违反我国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反垄断法的规定,在商品宣传过程中违反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规定,那么,应当及时加以查处,防止直销企业通过非法方式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破坏公平市场竞争秩序。

总而言之,直销之所以变成传销,根本原因就在于市场监管不到位。对于直销企业长期存在的非法经营行为,市场监管部门没有及时地加以查处。改变传统的市场准入监管模式,增加直销企业的透明度,强化对直销企业行为监管力度,有可能会使我国直销企业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当然,新组建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针对我国直销领域存在的问题,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以及直销企业的统计报表,及时发现违法犯罪的事实,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加以监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直销行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华林监督管理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华林 向爱而行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华林 一企千人助万家
华林 行稳致远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