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小儿输液管理的难度与护理管理方案分析

2019-11-25陈艳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4期
关键词:门诊

陈艳艳

[摘要] 目的 探讨门诊小儿输液管理的难度以及相应的护理管理方案。方法 选取于该院接受输液治疗的小儿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8月—2017年9月,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分析门诊小儿输液管理难点,对实验组患儿采取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情况,并分析对比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基本资料。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难以稳定护士情绪、难以管理环境等,是门诊小儿输液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需对管理难点给予正确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便加快患儿康复进程。

[关键词] 门诊;小儿输液;管理难度;护理方案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8(c)-0129-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iculty of inpatient management of infus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management plan. Methods A total of 50 pediatric patients who underwent infusion therapy in our hospital were enrolled. The patients were enrolled from August 2015 to September 2017. According to the randomization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25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difficulty of management of infusion in children was analyze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taken for the childre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nursing situation was compared, and the comparison results and the clinical basic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t is difficult to stabilize the mood of nurses and difficult to manage the environment. It is a difficult point in the management of infusion of children in outpatients.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correct analysis of management difficulties and take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s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of children.

[Key words] Outpatient; Pediatric infusion; Management difficulty; Nursing program

儿科疾病在临床比较常见,特点为发病急,病情扩展快,此外,针对口服给药,小儿具有相对较低的依从性和配合度,因此,针对小儿疾病,在临床上治疗时大多采取静脉给药的方式。然而,由于小儿本身具有不完善的心理及生理功能,从而导致在开展输液治疗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针对门诊小儿输液管理工作,本文主要探讨了它的管理难度,并且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案。该次研究主要选取的研究对象为该院在2015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治疗的5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在分析小儿输液管理难度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实验组患儿,对两组患儿的護理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并且研究对比结果及两组患儿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为2~8岁,平均年龄(5.3±1.2)岁;病程3~13 d,平均病程(7.2±2.5)d。实验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为3~11岁,平均年龄(5.3±1.2)岁;病程2~12 d,平均病程(6.5±2.4)d。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分析管理难点  ①静脉穿刺难。在这个过程中,不易找到患儿的静脉血管,导致穿刺困难;小儿在恐惧打针时身体会产生反抗,导致穿刺和固定针头有难度;在重复穿刺时,也会加大静脉穿刺的难度。②难以控制质量。医生对于药物种类及剂量配置不合理,进而导致药物之间发生反应或者药剂量偏大或者偏小,最后使药性降低,并引发不良反应;药品自身的质量问题,也会导致输液管理中具有风险和难度;护理人员未遵守消毒规范操作。③难以稳定护士情绪。门诊护士在具有较大工作量及较大心理压力时,导致情绪不稳定,影响自身的思想状态、操作水平及注意力,导致护理及穿刺中存在问题。④家长配合难。家长对于小儿过于偏爱,极易容忍患儿的不合理行为和需求,增加了护士护理工作的难度。

1.2.2 护理方案  ①加强对护士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护士的业务能力,完善他们的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术。此外,还需加强对护士的道德规范和教育,促使他们严格依据操作规范和要求开展工作,保障工作态度和护理质量。②加强建设门诊制度。控制门诊护理质量,严格履行职责要求,控制门诊小儿输液质量,依据操作规程,落实药物采购及器械消毒工作。③合理调整值班制度。依据具体情况,合理调整值班计划,确保护士的工作热情,保障他们的身体及心理健康。④注重营造良好的输液环境。在医院候诊区设置宣传教育栏,对常见的小儿疾病进行介绍,借助影响设备,增强小儿的理解。并落实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加强家属对患儿疾病的了解,及时消除家属的焦虑心理。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儿的生存质量时,采取生存质量评价标准来进行。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展开分析,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实验患儿护理后的生存质量,相比于对照组,采取护理管理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患儿具有明显较高的生存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在门诊小儿输液管理中,由于患儿具有相对特殊的心理及生理特征,因此,针对患儿开展输液护理时,不仅需要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还需给予其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该次研究,旨在探讨门诊小儿输液管理中的难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该次研究将其随机等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5例、实验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分析门诊小儿输液管理工作中难点,得出其中存在静脉穿刺难、患儿及家属配合难等问题,实验组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如加强对护士教育和培训等,最后实验组患儿的生存质量明显较高(P<0.05),由此得出在门诊小儿输液管理中,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和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门诊小儿输液管理中的难点,即难以进行静脉穿刺、难以控制质量等问题,管理人员需对此展开有效分析和探讨,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其提供一个较好的护理环境和质量,从而确保患儿在接受静脉治疗时,能够保持稳定,促进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  吐尔尼沙·玉素甫.门诊输液护理管理质量问题分析及对应策略[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8(4):263-264.

[2]  張萌.护理质量追踪应用于儿科门诊静脉治疗护理管理中的可行性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1(23):174-175.

[3]  王亚丽,贺永杰,罗双莉,等.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实施及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 14(15):239.

[4]  万敏敏.浅谈门诊小儿输液管理的难点及护理对策[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4):590.

[5]  邱爽.门诊小儿输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及相应的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6):279-280.

(收稿日期:2019-05-23)

猜你喜欢

门诊
开展门诊服务流程调研 提高门诊服务质量
门诊服务质量管理的实践研究
规范门诊导医管理对门诊服务质量的影响分析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汉字小门诊系列(六)
汉字小门诊系列(五)
14省大医院门诊:抗生素输液被叫停
门诊护理服务中首问责任制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