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现实背景与价值意蕴

2019-11-25陈兴宇张磊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价值意蕴理论基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陈兴宇 张磊

〔摘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分析国际经济新形势、国内经济新常态以及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新特点的现实背景下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關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基础;现实背景;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9)05-0055-0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及实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前经济运行问题,并不断寻求矛盾化解之道的过程。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相关改革的政策全面启动,2017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明确了“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改革八字方针。之后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述的深入和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落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部署日益深入人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蕴含着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符合国家经济发展实际,既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脉相承,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系统研究和阐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有效解决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显现的问题和社会主要矛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2 〕25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和实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情况,针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结构失衡困境提出的经济改革方略,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承和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改革的理论母体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原理。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一切的社会生产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 〔2 〕252。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实际是理论上坚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原理,实践中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适时调整生产关系的过程。一是加速生产力的革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供给侧,部分产业的产能严重过剩,一些生活必需品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的变化,高端消费需求国内供给不足或国内无法提供有效供给。究其原因,主要是受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技术创新不足、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制约。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发挥创新动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品供给体系、提高供给质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以实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整体跃升。二是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从动态看,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或者说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 〔3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生产的过程是统一的有机体,生产(产品的供给)处于始端,又决定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当前存在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不充分、资源配置不合理、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影响了经济健康运行和生产要素畅通循环,制约了社会生产过程循环的畅通和产品的有效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生产端入手,改革经济运行的结构性问题,不断优化与生产力发展相协调的生产关系。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构成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四个环节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即是社会总资本运动的过程。社会再生产理论将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其核心思想是保持两大部类发展的平衡,即社会再生产总产量“两个部类”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之间遵循“双平衡”的原则,既要保持总量上的平衡,又要保持内部结构上的平衡。在社会生产的各环节中,生产是起点,代表商品生产的最初始阶段,消费是终点,表现为商品的最终流向,中间环节是分配和交换,有效连接着生产和消费。每个环节之间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差异性,是一个统一体内部的个别差别。“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片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它要素。……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 〔4 〕。面对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三期叠加”①和“四降一升”②的结构性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社会生产循环的源头出发,从过剩产能、落后产业、产品供给质量低和供给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入手,完善供给体系,提高供给质量,增加产品有效供给,解决有效供给不足和需求增加的结构性失衡矛盾。其中去产能、去库存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解决低效供给和供给不足的问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改革的本土经验

1.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在资源配置和调节经济中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发挥的边界问题,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从1978年至今,我国对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认识日趋深入,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总体趋势是不断和谐,二者的界线日趋清晰。在此过程中两者关系经历了数次的调整,其中有三次是关键性的调整,第一次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市场规律开始对经济起辅助性调节作用。第二次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发展要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条件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第三次是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辅助作用”到“基础性作用”,再到“决定性作用”,同时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对关系演变的过程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断完善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成果,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要不断完善市场机制,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关系,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同时配套行政体制改革,实现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一是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要求经济活动要遵循市场规律、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发挥价格机制调节作用,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要充分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完善市场机制,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力和协调力。二是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要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出现在市场对经济调节“失灵”的地方,为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合理“补位”;政府要简政放权,实现职能转变,既提高宏观调控的水平又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做到“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将市场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红利发挥到最大。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性理论,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2.创新驱动发展理论。创新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经济发展在速度、结构和动力上都呈现出新特点。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1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动力要从长期以来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是新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驱动发展理论是对我们党长期坚持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丰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全面的、系统的经济结构调整变革的创新实践过程,其实质就是通过经济供给侧的结构性变革与创新,为经济发展持续创造动力。面对传统生产要素、传统产业模式、传统经济结构等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降低,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核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维,将创新贯穿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制定、政策实施的各个环节,用创新焕发新动能、用创新激发企业盈利动力、用创新激发企业家精神,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创新创业。企业作为市场和创新的最重要主体,商品生产和供给的主要承担者,要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引入新科技、新理念、新人才,在技术、产品等硬件和管理、服务等软件上创新,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和高质量产品的供给能力。政府是弥补“市场失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力量,不仅要为市场主体在营造创新环境、制定产业政策、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合理布局产能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而且要鼓励个人和团体投入创新创业,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以形成创新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创新体制的良性循环格局。因此,创新驱动发展理论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和推进提供了理论动力。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背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提出并实践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解决国内外现实经济问题而提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

(一)国际经济新形势:改革的外部推力

1.世界经济长期增长缓慢。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原先“相对稳定”的世界经济格局被打破,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长周期调整阶段。危机爆发后,各国迅速采取的宽松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挽救了本国经济的持续下滑,短期的经济刺激计划使全球经济出现短暂的快速回升。但是从中长期来看,世界经济结构性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2010年至今,世界经济增长仍持续处于低迷状态。201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依旧疲软,增长势头乏力,主要表现为全球需求疲软、全球贸易疲软、通胀低迷、金融风险加剧、政策信号不一致等。加之当前受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英国脱欧不确定性、日韩经济冲突持续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突发性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强,世界经济结构一直处于持续深度变革和不断调整之中,这给我国整体经济健康运行尤其是出口加工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201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对全球经济基本面作出了全球经济长期缓慢增长的判断,并强调“当宽松货币政策不再能提振需求时,有条件的国家应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从而推进结构性的改革” 〔6 〕。

2.多边国别政策分化的持续影响。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各经济体依据本国发展实际和基础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制定了不同的经济政策,致使各国在摆脱危机、实现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出现了经济增长速度的分化,这种分化反过来又加剧了各国经济政策的分化,最终导致世界经济增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态势。各国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确对国内经济复苏起到了刺激作用,短期内收到了良好效果,但长期看来世界经济依然呈现出总体低迷且增长不均衡的特点。如美国不断降低联邦利率,加紧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暂时稳定住了经济衰退的态势并开始缓慢回升。2008至2009年间,日本密集出台多轮经济刺激方案,才使得经济下滑的态势得到控制。欧元区国家采取了降低利率和增加投资的组合政策,但因为受部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其经济增长一直处于低迷状态。2009年,我国政府采取了4万亿财政投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2010年我国经济实现了10.4%的高速增长,但同时也造成了产能过剩。2010年以后,世界经济普遍步入了增长减速的阶段,主要原因就是短期经济刺激政策红利的消失以及各国因经济减速而产生的政策分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同样也不能摆脱世界经济整体低迷的影响,结束了持续30年的两位数高速增长期。因此,我国从2016年全面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解决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三期叠加”和“四降一升”的结构性问题。

(二)经济新常态:改革的国内背景

1.经济新常态论断的提出和特征。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经济新常态概念。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 〔2 〕245。党的十九大报告总结指出,“我国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構、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1 〕。经济新常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对当前经济运行状况作出的科学判断,是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形势、破解发展矛盾、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南针”。经济新常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客观状态,是由经济发展规律决定的,要充分认识它的客观性,发挥我们的主动性去化解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挑战、把握它带来的机遇。

2.经济新常态下的主要矛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侧和需求侧都有,但矛盾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这些问题的主要矛盾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供给结构错配问题严重” 〔7 〕。长期以来,我们注重从需求侧入手,主要采取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短期调控手段对市场需求进行刺激或抑制,推动经济健康增长。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经济运行面临着“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等方面的压力,其中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低效、落后产业产能过剩,供给量大而需求量少。二是企业的杠杆率和成本过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的供给无法满足需求。三是关系居民生计的生活消费品和公共产品供给低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化解产能过剩,为企业“减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的数量和水平,增加新兴产业的创新元素,从整体上减少低效供给,扩大高效供给,不断满足需求侧的变动。

(三)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对改革提出新要求

1.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事物的发展是多种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矛盾起决定作用,推动事物向前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艰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实现了两次理论上的飞跃。第一次始于1956年党的八大,完成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党的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8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9 〕这个论断是对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论断的延续和深化。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第二次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飞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对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了人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的需求;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说明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能力已经得到大幅度提升,甚至有些方面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仍存在城乡发展不均、经济结构失衡、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同步等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2.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社会发展赋予了社会主要矛盾新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振兴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的经济质量优势”。 〔1 〕这一论述为改革明确了总体方向。因此,在实践中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提高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实际需要。一要突出创新驱动的引领作用,加快新旧产能转换升级。支持传统产业整合,将“互联网+”、人工智能与现代产业相融合,激发市场经济主体的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通过技术创新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全面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二要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政策,巩固“三去一降一补”的改革成果,既要补齐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重要领域的硬短板,也要补齐制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软短板;要增强市场微观主体的活力,净化市场环境,完善市场秩序,培育更多优质企业,提高企业竞争优势,提升市场整体产业链水平。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价值意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蕴含着丰富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

(一)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列宁指出:“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是事实,而不是教条。” 〔10 〕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总结和理论结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创新成果。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供需错位和结构性失衡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以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根本目的,不断转变发展方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优化经济结构(三大产业投资资金的分配与人员所占比例的协调)、转换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重点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完善政府与市场关系,建立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有效补充。

(二)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1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4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当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是实现人民切身利益的过程,也是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过程,即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指引,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这种需求只能通过有效供给、高效供给来实现,过剩、落后的产能,无效供给或者错配、低配供给只能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合理的供给结构不仅无法满足人民高水平的生活需求,甚至会降低人民的幸福感。改革动力源于人民的积极参与,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要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参与到改革中去。

(三)蕴含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发展“十个更加注重”的要求,具体阐述了如何用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新常态,发挥新发展理念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价值引领作用。一是用创新发展理念解决改革的动力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之一是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进行改革,用创新补齐动力短板。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身就是一项破解经济运行矛盾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既要用创新的思维去推动,同时也要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的创新能力,不断进行制度的变革和结构的优化。二是用协调发展理念解决供需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我国经济发展中供需结构失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供给无需求、有需求无供给和供给低效三个方面 〔15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逐步实现供需两侧结构性相对平衡。三是用绿色发展理念解决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其中“一去”为去产能,即去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低科技含量、高污染的产能,同时借助市场和法治手段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行业死灰复燃。四是用开放发展理念破解高端供给不足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继续扩大开放,提升对外开放的质量和驾驭国际市场的能力。在自主创新的同时,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研发和引进技术含量高、品牌质量好的高端供给产品。五是用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的方向。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出现的矛盾不仅阻碍了经济增长,而且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任务中的“补短板”就是要补公共服务短板,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提高供给效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保障“发展成果由人民创造、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猜你喜欢

价值意蕴理论基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十三五”规划
读懂名师
长征时期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