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综合外科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2019-11-25毕凤琼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4期
关键词:不良事件外科护理质量

毕凤琼

[摘要] 目的 研究在综合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42名在岗外科护士作为样本1,统计并比较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2017年1—12月)和实施后(2018年1—12月)外科护理工作质量,同时将该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各200例患者作为样本2,统计并比较该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和纠纷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外科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且护理纠纷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分别低于实施前,护理满意度则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提高综合外科护理工作质量,降低外科护理纠纷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分层级护理管理;外科;不良事件;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7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8(c)-002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mplementing a hierarchical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in comprehensive surgical nursing work. Methods A total of 42 on-the-job surgical nurses were used as sample1 to compare the quality of surgical nursing work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iered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January-December 2017)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agement model, 200 patients were sample 2,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dispute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agement model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quality of surgical nursing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disputes and adverse events were lower than befor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before implementation,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stratified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mprehensive surgical care,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urgical care disputes and adverse events,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Key words] Hierarchical nursing management; Surgety; Adverse events; Quality of nursing work; Nursing satisfaction

相較于内科患者,外科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增加了护理风险和护理难度,对护理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护理工作质量提升的关键又在于护理管理是否到位。因此,找到一种有效的提升外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护理管理模式十分必要。分层级管理是一种通过将护士按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和工作能力等基本情况进行层级划分,以保证护士能够各司其职、切实符合相应工作要求,从而提升护理工作质量的护理管理模式[1]。近年来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被逐渐应用于临床,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显示出了巨大优势,但是该模式应用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相关研究还较少,故该文主要研究了在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旨在为广大外科护理管理工作者更有效地开展护理管理工作,保障外科护理安全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42名在岗外科护士作为研究样本1,同时从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和实施后各抽出20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2,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42名护士中,男女人数分别为5名、37名,年龄为21~39岁,年龄均值为(29.88±1.92)岁,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人数分别为27名、10名、4名、1名,中专学历、大专学历、本科学历人数比为14名、18名、10名。实施前200例患者中,男女人数分别为113例、87例;年龄为23~74岁,均值为(47.83±4.87)岁。实施后200例患者中,男女人数分别为115例、85例;年龄为24~75岁,均值为(47.89±4.93)岁。实施前和实施后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42名护士由护士长统一安排轮班制度,共同协作完成各常规护理措施。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则综合考虑外科护理人员的职称、年龄、学历、工作能力等实际情况,将其分为Ⅰ~Ⅳ4个层级,其中Ⅰ级护理人员要能够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范,准确并安全地实施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如入院指导,患者住院期间的环境护理、遵医嘱用药、吸氧、吸痰,Ⅱ级护理人员要能够拟定护理计划,清楚各项护理措施的目的和具体实施方法,能够自主评估各项护理措施是否有实施的必要性,并能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如入院护理:自理能力及患者安全风险评估;术前护理:遵医嘱用药、落实术前准备,并做好手术患者交接;术后护理:依据手术要求作好卧位护理、导管护理、病情观察,按医嘱正确用药,并作饮食及运动指导,以及出院后的随访康复指导。Ⅲ级护理人员要能够在遇到突发和疑难情况时,沉着应对、及时处理,并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针对性护理,如危重患者的护理、严重并发症的处理以及参与患者抢救等,能对整个护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进行效果评价,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Ⅳ级护理人员则要能够在护理工作中不断完善外科相关护理操作流程,优化操作技术,且能够对其他护理人员的各项操作技术进行准确评价、纠正和优化,如健康宣教的完善、心理护理的强化、镇痛方法的补充、病情监测要点的细化、切口换药和静脉穿刺等技术的改善以及临床护理路径的优化等各层级护理人员必须做好各自层级范围内的工作,同时上级护理人员也可协助下级护理人员完成工作。层级分好后要定期对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要进行相应内容的培训与考核,另外还要定期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与考核。在日常护理工作排班时,注意将下级护理人员与上级护理人员搭班,要求下级护理人员有任何问题及时向上级反馈,上级护理人员则要及时对反馈问题进行处理。在每一个季度结束后,全体护理人员都要对上季度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和实施后的护理工作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其中护理工作质量采用外科自行设计的护理工作质量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文书、护理评估以及急救准备5项,各20分,分数越高,质量越高;护理满意度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为完全满意、部分满意和不满意,完全满意和部分满意均表示满意。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和计数数据分别用(x±s)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外科护理工作质量比较

实施后42名外科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文书、护理评估以及急救准备5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00%低于实施前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施后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0.00%低于实施前的4.50%,护理满意度96.50%则高于实施前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在以往外科护理工作中,无论护理人员的职称、学历、工作能力等基本情况如何,均在外科承担着相同的护理工作,影响了护理人员积极性,导致了护理工作质量始终难以得到提升[2]。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又不再满足于从前,建立一个科学、合理、长效的护理管理模式迫在眉睫。

该文研究发现,实施后42名外科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文书、护理评估以及急救准备5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外科护理工作质量,与马彩琴[3]观点一致。考虑是因为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可以充分考虑到各个护理人员的职称、学历、工作能力等基本情况,并可据此为其安排相应的工作、培训和考核内容,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保证了所有护理人员都能夠各司其职,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护理工作[4]。此外,在该管理模式下,还能够对各层级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督促各层级护理人员主动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促使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提前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5]。在该研究中还发现,实施后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0.00%、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00%均分别低于实施前的4.50%、9.00%。此外,由于对外科护理人员进行层级划分后,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更为明确,避免了工作的重复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使护理人员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服务患者,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加尽心尽职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6]。研究中还发现,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5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科学、合理、长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利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护理风险事件的减少,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巧郁.分层级护理管理对急诊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1):124-126.

[2]  秦君玫,阿依古力·拜克提.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肝胆外科患者手术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 36(13):1843-1844.

[3]  马彩琴.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9):196.

[4]  蔡建颖.护士分层级管理提高乳腺外科护理质量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6):139,142.

[5]  马静,薛文颖.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级理念的优越性[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2):169,173.

[6]  王虹,陆志华,戴途,等.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肝胆外科患者中对护理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探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10):1480-1483.

(收稿日期:2019-05-22)

猜你喜欢

不良事件外科护理质量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肠外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探讨心理干预应用外科急腹症治疗的效果
福尔摩斯·住院病人(上)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优势
我院125例住院患者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信息速递:达芬奇进入我国肝胆外科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