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工深蕴

2019-11-25朱海

安邸AD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古董器物线条

朱海

步入秦一峰的家,你很难不被客厅里摆放的明式素工老家具所吸引。它们看起来朴素无华,并非贵木制作,也非出自名家之手,却神态自若,静静形成一股气场。坐在一张明式素工方桌前,秦一峰招呼我们喝茶。在茶汤倒入杯盏之际,你不难发现,每一只杯盏都不同,各有神韵,还有修缮的痕迹。秦一峰和我们聊起家具,对面这张四平面条桌是他的最爱之一。两米多长的条桌没有任何多余的线条。但他爱明式家具,并不是西方人通常赞誉其“极简”,而是相反。在他的指点下,我们细看才惊觉,原来条桌的面板中间比两端凸起两毫米,两端又先出头一厘米构成一个圆润的弧形后再往里收。正是上下这般毫厘之差形成了微妙的角度变化,成就了家具的素雅大气“起、承、转到下面,再从四个方向往中间合。”秦一峰笑着说,“创作这些明式家具的无名氏们不只是木匠,他们根本就是木作艺人!”

秦一峰对线条、造型的高度敏感与他幼时自学书法多少也有关联。儿时,他喜欢在祖父的中药房里“玩儿”毛笔字,黄罠、白术……这些他当年尚不认得的中文字,对他来说是一种线条与线条之间的关系,比例、神韵、气场都在落笔之间。而明式家具在他眼中就是“立体的书法”,它们更成为他艺术创作的源泉。

他将明式家具作为摄影对象,用大画幅古董相机和银盐胶片,借用自然光进行拍摄。对他而言,捕捉图像的最佳时机在于器物能够“吞没它的影子”,制造出光影与器物之间的黯淡部分,从而使器物保持独立可见。同时,他的负片影像里消除了透视与景深,将近与远压缩在层次丰富的灰色平面上,更凸显出器物的线条、比例与空间的关系O拍摄这样一张照片往往需要

对页在秦一峰家中客厅一角,墙面上挂着他以明式素工家具为拍摄对象的负片摄影作品。

本頁1.艺术家秦一峰,1961年出生于青海,成长、生舌于上海。1989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现为该校副教授。1992年前后,他确立了其称为“线场”的绘画风格。他也是明式素工家具的收藏与研究者,近10年来以此为对象进行负片摄影创作。最近,香港白立方画廊为他举办了个展。3.秦一峰每日的工作就是看天、等待、拍摄、冲洗胶片、比对改进。3.秦一峰用来观看底片的工作台。

从明式素工老家具收藏中,秦一峰体会到“时间”与“自然”的力量,他也用尊重时间与自然的摄影方式,将这些藏品化作镜头下的艺术作品。

长时间的等待,在持久的曝光过程中,还可能遇到骤然下雨等气象、光

线的自然变化。偶然性无处不在,因为一丁点儿“瑕疵”重新拍摄的情况不足为奇。对“时间”的精妙掌握,对“失控”的处之泰然,与“自然”的内观对话,也与他所收藏的家具一脉相承。

明式老家具吸引秦一峰的地方在于过去四五百年间它在自然风化、战乱、人为使用损坏等过程中经历的衰变。“我只选择衰变的家具进行拍摄。老家具中蕴藏了新家具没有的时间',这是其魅力所在。”和家具过去的拥有者一样,秦一峰也天天使用这些家具,并不刻意保护。茶汤水渍、饭菜油汤和家具原本就已有的使用痕迹相互交融。“很多人说这些是古董,是不能摸的,但我觉得我们的祖先就是在使用它们的,我也这么来用。在使用过程中,它们也还会变形。”秦一峰告诉我们,“但你要理解,其实它们就是树,本来就是原始、自然的,使用老家具是低碳、环保的,你接受它,就应当接受它的自然衰变。毕竟,树最后也要变成尘土嘛!”

每日与“时间”“自然”的相处也让秦一峰始终保持一种轻松的状态。他和妻女住在市郊,潜心钻研摄影艺术,不刻意追求名利,也毫无这个时代的人普遍有的焦虑。在他看来,“60岁是最好的创作时间”。他也愿意将自己看懂的好家具与朋友们分享,一方面有个人财力、空间的限制,另一方面在于他毫不执念于“拥有”。“他们买了我也可以借来拍摄嘛!”他笑着说。比起藏了一屋子古董却完全不懂其中价值以外的精妙,在他看来,“理解才是最大的拥有”。

“我只选择衰变的家具进行拍摄老家具中蕴藏了新家具没有的‘时间,这正是其魅力所在。你接受老家具,就应当接受它的自然衰变。”

猜你喜欢

古董器物线条
身如器物
器物之心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精致线条
马未都成人之美
线条国趣事
I Like Collecting Stamps
器物之心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