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绥阳镇黑木耳“买全国、卖全国”

2019-11-25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绥阳木耳黑木耳

“抓好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搞活一镇经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绥阳镇,耕地面积9605公顷,总人口4.5万人,致力于发展黑木耳产业。经40多年积累,现已形成集黑木耳智能栽培、精深加工、菌资装备制造、现代物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拉动农民人均增收1.8万元,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4%。绥阳镇已发展黑木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49个,建立50余家菌包加工厂,22个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基地,构建了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良好格局,多次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精准定位,发挥优势

始终坚持产业振兴。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绥阳举全镇之力,40年持之以恒做大做强黑木耳加工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和完善产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主导产业整体效益。

建成全国最大的批发市场。2009年,招商引进江苏雨润集团投资10亿元建设集黑木耳批发、交易、加工、仓储、物流和现代商住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项目——绥阳雨润黑木耳大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黑木耳及山产品集散地和销售中心,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农产品批发大市场。2018年市场共有经营商户593户,实现交易额58亿元,交易数量3亿斤(统计局入统数据)。交易市场蓬勃发展,联动全镇上下游产业及餐饮、住宿、娱乐等相关行业持续火爆,约有15000多农民直接或间接从事黑木耳产业及相关行业协作分工,2000多农民已经转变为股东和工人。2018年乡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215元,连续11年位居在黑龙江省农民人均收入万元乡镇前列。

研发全国领先的栽培技术。绥阳鼓励本地土专家与各科研院所开展“土洋结合”合作,通过坚持不懈科技研发、技术改造、工艺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及引领示范作用。相继培育了黑山、德金、草优等系列优质菌种,开展了菌种筛选改良、替代料栽培、菌糠综合利用等10余项课题研究,独创了棚室挂袋、春耳秋管、越冬耳栽培等20余项产业新技术,革新了装袋机、窝口机、刺孔机等30余款菌用器械设备。本地区农户种植的黑木耳产品售价比其他地区每市斤普遍高0.5? 1元,直接拉动本地区农民提质增效。

深耕细作,形成全产业链

通过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把黑木耳从生产到最终销售涉及的菌种研发、物质供应、设备应用等20多个环节串连起来,发挥每个环节的经济节点作用,形成了绥阳特有的全产业链经济模式——前端“合作社+基地+农户”棚室吊袋栽培模式种植生产,中端菌需物资设备研发制造+黑木耳产品深加工,后端废弃菌袋资源化利用的闭合型全产业链。

绥阳鼓励本地企业深耕绿色食品深加工领域。利用技术创新,研发木耳粉、木耳脆片、木耳酸辣粉等产品,重点发展木耳饮品、海鲜木耳酱、速食木耳等精深加工产品,引领全国黑木耳食品深加工市场,大幅提高产业增加值。

培育活跃的经纪人群体,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环境。近年来,共培育扶植黑木耳销售经纪人4000余人,经过多年的摸索创立了“买全国、卖全国”“经纪人+老客”等合作经营模式。拓宽销路让农民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助推了黑木耳产业的发展。

农头工尾,利益共享

绥阳镇共有黑木耳加工企业20余家,龙头企业7家,共获得20个绿色食品认证,10个有机食品认证,本土企业对整个产业的辐射拉动作用较为显著。

發挥合作社带农机制。鼓励成立黑木耳专业合作社,实行“订单收购+种植服务+利益分红”的利益分配模式。原料采购以社员户采购材料价格为基准价,由合作社与供应商进行议价,差价部分反哺给社员户。产品出售时合作社再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社员户产品,保证了农户的种植规模和效益。

推广企业联农模式。本土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与农户签订生产订单,明确合理的收购价格,按市场价上浮0.5?0.8元实行保护价收购,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关系,打造了企业专属原料生产基地,形成一套完善“定向投入机制、价格保护机制、风险保障机制、利润分配机制”的利益联结模式。

猜你喜欢

绥阳木耳黑木耳
贵州绥阳张喜山祠 :石文化经典之作
粉色木耳你见过吗?
德江黑木耳
超越想象的地下世界——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
绥阳双河洞
发现木耳
七个黑木耳引进品种的比较试验
西藏林芝地区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的探索
黑木耳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