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抓教育 凝心聚力谋发展
2019-11-25金明光
金明光
初心不改,匠心不渝,大任担承,行稳致远。余江自古以来就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余江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扎实推进教育惠民举措。2017年、2018年连续在全省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考核评价中被评为优秀等次,2018年高分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并被评为“江西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贡献集体”。在余江这块土地上,教育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引起了外界关注。
探索改革,促进教育发展
一个人走得快,不如一群人走得远。根据余江区学校“城区挤、农村弱”的实际情况,2017年,全区开始探讨实施联盟捆绑办学模式,即以优质学校为龙头,捆绑区域内薄弱学校,构建“法人独立、互联互助、以强带弱、对口支援”的运行模式,形成“资源共享、荣辱共担、交流互动、同步发展”的一体化管理。联盟学校实行“一校两牌”,增强受援学校的荣誉感和责任感。2017年秋季,全区开始实行城乡教育联盟试点工作,先后将实验初中和潢溪中学、余江二中和黄庄中学、余江四中和平定中学结为教育联盟学校,开启了学校联盟捆绑发展办学模式改革。通过对学校原有的教师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吸引了大批学生返校就读,学校教风学风逐步转变,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有的学校的教学成绩还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贵师重傅,提高工作积极性
荀子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2016年以来,余江区政府首先依法保障中小学公办教师待遇,工资和津补贴每月足额发放,教师年终绩效工资总量逐年提高,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高于当地公务员。全面启动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乡镇教师工作补贴和山区教师补贴政策。同时在教师培训、职称晋升、生活补助、周转房建设等方面向边远农村学校倾斜。在乡村学校任教累计满25年且仍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已取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予以直接聘任,鼓励教师长期在乡村任教。其次,建立了科学的奖励表彰机制,政府每年拿出一定的专项资金,设立班主任津贴以及各类教育质量奖项。建立和完善轮岗交流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由于全区校际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生源少、老师多,有的学校教师大量富余,而有的学校则缺少老师,要花费大量资金聘请代课教师。2016年,余江区开始启动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为提高教师参与交流轮岗的积极性,区政府将交流轮岗与岗位设置竞聘挂钩,与任职资格聘任挂钩。三年来,常态化的交流轮岗不仅盘活了教师资源,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有效解决了多年来部分学校师生比例失衡的歷史遗留问题。
凝心聚力,落实八大行动
近年来,余江区教体局以“八大行动”为着力点,努力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优秀教师队伍,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群众满意教育。
1.“大引领”——坚持立德树人。通过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工作引领教育教学方向、促教育教学改革;以德育作奠基,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并结合省里开展的“三色”主题教育,用好余江本土资源,积极推进研学旅行实践活动。
在师德建设方面,每月组织党员教师学习政治理论,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每年春节前后全区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融合,使德育工作层层深入。并以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德育抓手,把德育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建设良好的校风上。以开展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为中心,各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德育课程的开设使各校文明礼仪蔚然成风,形成了优良的校风。
2.“大培训”——打造名师队伍。重视师资队伍素质的提升,组织教师全员参与校本培训,开展教师岗位练兵和各项专题培训等。2017年11月份区教体局出台了《2017—2020年中小学校长及教师培训三年规划》,规划中对中小学校长及教师培训任务和要求、培训内容、主要措施都作了详细规划。2018年创办“名师大讲堂”,每个月精心安排活动。今年已邀请多位国内教育名家到余江讲课,培训人数达6000多人次,让广大教师在家门口就能听到国家级名师的课。同时,教体局为优秀教师搭建平台,组织他们送教下乡,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全区教师业务整体提高。同时,为了形成一支“品德高、教风清、业务精”的教师队伍,今年5月份举办了首批42个“名师工作室”授牌仪式暨培训会。这些名师由获得省、市、区学科带头人称号的优秀教师担任,每个工作室成员由4—6青年骨干教师组成,工作室实行名师结对方式,由名师、学员自愿申报,所在学校单位推荐上报,教研室严格把关审核后,由教体局进行公示。
3.“大阅读”——拓宽师生视野。打造书香校园,构筑悦读理念,在学校发展中,如何营造氛围,让孩子喜欢阅读,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在余江四小的教学楼、走廊上,“阅读伴成长”标语格外引人注目,教学楼的每一层都设立了电子图书馆和读书展示栏,在教室、走廊、楼道拐角处设置图书角,每一面墙壁都展示师生的阅读笔记,校园广播每天都会播出名家经典和学校师生的优秀作品。该校坚持办好校刊《向日葵》;学校还通过班级微信、QQ群等形式向广大家长发出亲子阅读的建议。像余江四小这样重视阅读的学校只是全区的一个缩影。教体局每年召开“大阅读”研究现场会,让学校之间交流经验。为了更全面地建设“书香校园”,余江区加大图书装备采购,先后投入近1000万元为全区学校配备图书。还以阅读课程开设、校园文化建设和阅读活动为载体,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措施,培养了一批实验种子教师。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全区教师在国家级读书征文比赛中就获得了一个特等奖、四个一等奖;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教师博览》等权威报刊上发表几十篇文章。
4.“大教研”——拓宽专业深度。针对这几年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城区学校生源比较集中而农村学校生源日益减少的现状,为加强校际教研活动的互动交流,余江区建立了“片区教研联合体”的“大教研”体系,统筹全区教研力量,组建了区、片区、校本三级教研员队伍。在课题研究、学科建设、教学交流等方面实现了一体化。各片区教研联合体对城乡学校进行合理搭配,城乡学校之间结为“手拉手”帮扶学校。城区学校从教育理念、学校管理、师资力量等方面对农村学校进行指导与帮扶,推动了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形成了“全区教研、全面教研、全员教研”的新格局,从而推动了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5.“大体艺”——落实全面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艺体工作,余江区开足开齐音、体、美课程,并纳入学校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其中包括坚持“一课两操一活动”,丰富学生校外活动内容;每学年举办一次校级运动会;加大青少年校园足球推进力度;积极推广阳光体育和大课间体育活动;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加强体校训练工作,向上输送优秀体育人才,全面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目前余江一中、二中、四小、六小、双语学校已经成为全国特色足球学校;教体局在韬奋公园成立余江区校园足球青少年训练基地,周末免费开放给学生训练。将美育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中小学艺术教师业务培训,着力提高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程开课率和教学质量。
6.“大劳动”——培养劳动技能。区教体局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全区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垃圾不落地、校园更美丽”活动以及到劳动基地开展职业体验,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各学校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劳动教育课程机制,在劳动教育活动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7.“大建设”——迈进优质均衡。走进余江杨溪中心学校,只见校园内绿树成荫,站在新建的教学楼上可以看到远处的青山绿水,每一个来学校参观的人无不惊叹校园的美丽。而在四年前,这里条件却非常简陋。2016年以来,余江区政府加大了建设力度,累计投入近10亿元,新增教育用地700亩,新建校舍18万平方米,改建维修校舍31万平方米,新建塑胶运动场8万平方米,修建学校周转房400多套,积极稳妥地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推进区域内学校资源整合。新建了余江四中等13所学校(6个幼儿园)。现在每所学校校园环境焕然一新,成为本地最美丽的风景。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达标后,余江区又继续加大基礎设施建设力度,投入2亿多元,启动城北学校(余江七中)、余江六中建设;新建偏远地区学生宿舍和教师周转房;继续实施全面改薄工程、中小学校舍维修长效机制工程等。
8.“大提升”——提高教育质量。近年来,通过深化综合改革、实施名校战略、加强队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加大保障力度等举措,余江区提升教育竞争力,打响教育质量品牌,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增强获得感、提升满意度。高考录取比例逐年提升,且考入清华、北大等国内知名高校人数均有突破。◆(作者系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