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练融合模式在高校美术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2019-11-25刘霞范玉亮

教育界·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

刘霞 范玉亮

【摘要】高校美术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艺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高校美术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美术生的专业特点,提出了讲练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切实提高美术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教育实效。

【关键词】讲练融合;美术生;创新创业

“艺考热”使高等美术教育从“精英式教育”逐渐转向“大众教育”,而美术类大学生就业反亮“红牌”,成为高失业专业人群。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一系列战略举措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未来更好发展的重要途径[1]。因此,创新创业成为各地美术院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如何促进和正确引导美术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已成为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

一、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美术类创新创业教育学科体系

高等美术院校只有建立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才能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实效。当前高校美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学科体系不够健全。教材建设滞后和教材针对性弱成为高校创新创业发展的一大阻碍。目前,重点美术专业高校有部分教材是本校编写,但是都不完善,只是作为个别存在,其他篇章是由就业指导编写,教材种类单一,数量极少,针对性弱。

师资建设方面,师资队伍以学院辅导员、书记或者其他专业老师为主,部分院校邀请成功企业家、优秀校友、风险投资人等担任教师。虽然师资可以满足美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要求,但专业程度低,教师的流动性大,存在师资严重匮乏的情况。

课程设置上,主要是开放创业基础和就业创业指导等相关课程,大部分以选修课形式存在,而且课程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只停留在表面的活动和讲座上,漏洞过多,难以培养美术生的创新能力,不能激发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教学方面,各大美术院校不断尝试体验式、启发式、互动式等诸多教学方法,部分美术院校还采取翻转课堂、慕课教学。随着学生获取知识渠道多元化,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开始凸显出来。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提升教学实效性和共享教育资源方面面临重大考验。

(二)美术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的缺失

众多高等院校过于重视创新创业比赛的成绩,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观念的转变,只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缺失,为了比赛而比赛。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美术专业学生更需具备专业想象力、创新能力,但创业对于美术生而言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美术生对创业考虑的过程不全面,创业经验缺少,创业意识较弱,忽视教育课程上的知识,缺少经济、管理、法律知识。正如美国考夫曼基金会指出:“创业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它的研究重点在于引导理论和思想,既单纯的知识如何用于行为,事实上,使用层面的创业研究核心在引导年轻人将雄心和才華转化为行动远离空想。”[2]美术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仅停留在功利化阶段,缺乏创新创业目的,不注重综合素质,创业过程容易忽略顾客和投资人的需求,仅考虑个人的主观想法和感受。

(三)美术生创意成果转化率低

利用自身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运作,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众多美术类大学生创业失败的案例中可以发现,这些学生普遍缺少有效的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的展示平台,没有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中。部分美术生在项目构思的初级阶段没有充分了解市场背景,不能把握市场的需求与行情,缺少对美术行业市场的调查和认知,不了解美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导致项目的规划和实施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这种意识的淡薄、观念的偏差拉低了美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此外,很多学生不借助政府及社会投资基金的相关资源,为自己的项目找到转化平台,在成果的转化中显得束手无策。

二、美术专业学生讲练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健全学科体系,有效提高美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从高等美术院校角度看,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包括学生思维训练、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理论传授、项目模拟训练等多个环节。高校应注重美术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推进艺术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发展[3]。因此,美术院校要注重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体系的融合,提高创新创业基本知识、技巧、技能及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际运用教育实效。在初步形成讲练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中,美术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由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科研能力突出、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担任。

(二)以讲促创业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在讲练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中,理论知识讲解是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只有掌握了理论知识,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实践能力。教师在对美术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中,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运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内容,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美术生的四年学习生涯,采用“知识讲解+自由讨论+实践探索”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探索,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4]。定期在学院内推出美术类大学生成功创业典型案例,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此外,高校可以邀请教育专家开展有关创新创业内容的讲座,或者邀请美术类成功企业校友回校做报告,向学生分享经验,增强美术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丰富创新创业相关的专业知识。

(三)利用专业优势,以赛促专业成果的转化

美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要注重组织学生参加创业竞赛,增强美术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在组织美术生参加创业竞赛中,指导教师要利用专业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引导。各大高校每年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就是很好的机会。通过参与竞赛,美术生能够及时发现自身项目的优劣,学习其他项目的闪光点,对创业团队的市场预期做成本估算,对成员分工角色转换的问题进行思考,多方考虑,减少创业风险。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业大赛,如“挑战杯”、攀登计划、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美术类专业中的传达环境,以及摄影、动画、服装等领域,应用性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积极组织美术专业学生以赛促专业成果的转化,通过依托高效配套政策,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产品,实现创业。

三、讲练融合模式对美术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意义

(一)讲练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能满足美术生未来发展的需求

讲练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美术生未来发展是相匹配的。讲练融合模式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依托,以实践为导向,充分发挥美术专业优势,以提高美術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借助政府扶持政策和社会企业力量,为学生搭建起训练和实践平台,让美术生全程参与到创业项目过程中,提高美术生实践创业能力,充分体现实际操作与理论讲授相结合,更好地为未来发展积蓄力量。加深学生对创业实践的认识,并将实践与美术专业理论完美结合,给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二)讲练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促进美术生个性的要求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多流于表面,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讲练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尊重美术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发挥美术专业的优势,帮助美术生扬长避短,提升学生在设计、艺术培训机构、摄影等领域的竞争能力。在讲练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中,聘请相关行业成功企业家作为顾问导师对美术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意义重大。学生在实践的环境中更容易促进个性的发展,实现实际操作与理论讲授的匹配。

(三)讲练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使美术专业教育与社会要求相衔接

在对社会贡献上,美术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有效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遵循社会的基本发展规律。对美术院校而言,做好美术生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更好地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新推动创业,切实提高美术院校教育实效,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在讲练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落实企业实操环节和专业实践,帮助美术生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美术院校通过搭建模拟和专业实践平台,可以让美术生体验创新创业的吸引力和活力。项目通过参与组建团队、编制商业企划计划书、学术成果交流的工作环节,提高美术生的实践创业能力,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实效,更好地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四、结语

创新创业已成为各地美术院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提高美术院校的创新创业实效,就必须将讲练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运用到教学中,加强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师资力量,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美术专业独特优势,提升美术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更好地为美术毕业生就业择业创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琦,武巧琳,李慧.设计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9):37-3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世界主要国家创业教育情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9.

[3]涂维民,刘燕平.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目标、课程改革及评价体系初探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121-125.

[4]顾建华,张占国.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美育”课建设[J].美育通讯,2005(02):27-32.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下的内容创业激发下的创新创业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