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2019-11-25杨守泰
杨守泰
【摘要】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使得学生对于自身专业技能的学习更加注重,而体育方面的培养受到了较大的忽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有学校教学的原因,有学生自身的原因,还有社会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就如何改变当前中职体育教学所遇到的问题,改善教学效果进行深刻研究。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困境;对策
一、引言
市场的经济发展需求对于人才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我们国家当前对于中职学生体育方面的培养较为重视,但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所取得的效果较差。中职学生面临就业的选择,自身能力的塑造以适合相应的改为尤为重要。这种情况下,中职学生会对自身的能力提升格外关注,从而忽视体育方面的学习,造成体育教学效果较差。
二、当前面临的问题
社会的变革使得人才不断多元化发展,需要不同的人才适应不同的岗位。中职学生为了在社会竞争中获得较好的结果,在社会上立足,并获得较好的发展,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中职学生之所以就读中职,主要是因为学习基础较差,中职学生整体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这就导致中职整体教学中存在非常多的问题,而体育是其中非常明显的科目。
(一)学校对体育教学缺乏重视
中职与普通高中对比,主要区别是中职更偏向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步入社会工作的时候,其所掌握的技能是其立足社会的根本。因此,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专业技能的学习较为重视。而体育学科在社会工作的竞争中并没有非常突出的作用。中职学校对于就业率的追求,使得对于体育教学有所放松。因而中职学校经常出现体育器材不足、经费不足等情况,使得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器材及场地等,体育教学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实施。
学校对于体育课程的安排各有差异,重视程度不同。部分学校会安排比较合理的体育课程,而有些学校的体育课程课时数非常少。这样,学校的课程安排就会影响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的体育素养无法得到很好提升。
(二)学生自身问题
中职学生中有非常多是独生子女。特别是有些学生平时在家庭中受到家长的溺爱,娇生惯养,在生活、学习上有着很强的依赖性。进入中职学校后,学生要根据周边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以快速适应环境。一些学生很难适应新的环境,不能够快速投入到学校生活中,学习主动性较差,缺乏合作精神。在体育课上,学生比较自我,很容易引发同学矛盾,并且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更是以自己为中心,导致整体的体育学习效果不佳,久而久之会产生厌恶体育课程的心理。体育教师对于这类问题的处置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部分体育教师缺乏积极性,对这些问题处置起来很随意,要么随学生自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无法开展团队协作,同学之间的矛盾又不断加深,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打击,体育课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社会环境影响
学习体育是为了更好地锻炼身体,培养学生坚忍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学生所学的体育内容难以得到很好的体现,而专业课程对学生的择业、就业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将专业技能学习放在第一位,而体育课程在学生的心目中可有可无。在实际的社会环境中,体育教学对学生各种精神的培养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工作。如果学生无法看到这层关系,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就会比较差。学生只有具备强壮的身体,才能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各种挑战时都能够依靠自身过硬的身体素质进行克服。这样的学生在工作中的适应能力比较强,更受企业的欢迎[1]。
三、当前的困境对策探讨
在當前的环境下,需要对中职体育教学面临的困境进行仔细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体育教学。
(一)加强体育教学管理
首先,中职学校需要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引起教师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不非常重视体育教学,对于体育课抱有较强的随意性态度,一般放任学生自由活动。这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难以让学生投入到对体育课程的学习中。体育教师只有重视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并根据课程的特点安排相应的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对教师的培养上,要从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专业性抓起,让教师能够以专业的知识、积极的态度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2]。
其次,中职学校需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很多中职学校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体育教学的场地较差,使得学生无法进行体育锻炼,打击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比如,部分学生对于篮球有着非常强的兴趣,而学校篮球场的数量较少,只能容纳非常少的学生进行篮球锻炼。这样,很多学生缺乏场地进行篮球锻炼,久而久之,积极性受到影响,体育锻炼兴趣缺乏,对体育课程和学生发展不利。另外,很多中职学校的体育器材较少,使得学生无法对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锻炼,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对课程的教学效果有着非常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学校应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再次,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教学方式的创新还有利于新课改的推行和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提升。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课堂教学也可以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进行创新,教师应顺应潮流,不断丰富教学措施,通过对各项教学新型手段的应用,创新当前中职体育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最后,中职学校需要定期举办体育赛事。学生具有群体性,举办比赛能够促使学生在平常加强锻炼,加强团结协作,对课程更加认真地学习,掌握好相应的体育技巧,从而在比赛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比赛是对学生平常训练的肯定,会促使学生平常的训练积极性更强,更加认真、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学习[3]。
(二)对学生的思想需要加强教育
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缺乏积极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兴趣,并且体育课程与学生以后的就业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学生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专业学习中,缺乏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学校需要对学生的这种思想加以改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比赛、宣传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乐趣,明白体育锻炼是对身体的锻炼,身体是参与社会工作的最核心要素,只有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能力,从而为社会创造价值。对于部分有情绪的学生,学校要安排专门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安抚,让学生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他们摆脱孤独的心理,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更加积极向上。这样,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三)加强对体育重要性的宣传教导
中职学生面临就业,对于自身的情況比较清楚,专业技能较硬的学生会更主动地投入到社会中,争取早日在社会上立足。而专业能力较差的学生会不断地进行自身能力的提升,希望将来能够找到相应的岗位。这种情况下,学生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上,对体育课程基本漠视。对此,在学生入学后,学校就要不断进行体育知识宣传,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体育锻炼是提升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认真参与体育训练,能够让学生的身体更加健康,精神更加饱满,使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采取坚忍不拔的精神进行克服[4]。
步入社会后,各类岗位都有着非常激烈的竞争。很多学生学习的专业技能面临着很多的不足。因此,学生需要发扬坚忍不拔的精神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掌握更丰富的知识以应对工作,确保自身的职业生活得到正常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前期体育锻炼就尤为重要,因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往往会采取更加积极向上的方法解决问题,让自己的人生每一步都走得踏实。
(四)建立评价体系
反思评价是对于教学成果的高度检验,同时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一种途径,包括学生之间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针对教学方式、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开展评价,进而发现问题,师生共同改进问题,让体育课堂效果更加优质,促使学生爱上体育课堂。
四、结束语
中职学生群体具有特殊性,他们将来直接面向的是技能岗位,因而对于专业技能有着非常强的掌握欲望。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未来需要在社会竞争中尽可能地占据优势。这部分学生还有个特性,就是在家中经常受到宠溺,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因而对中职学生开展体育教学存在着非常大的困难。针对这些问题,中职学校需要重视体育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完善体育训练场地及设施,让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促进体育教学和学生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彩虹.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J].亚太教育,2015(30):146.
[2]王晋泰.中职体育教学面临的困境和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1):202.
[3]吴炜.中职体育教学开展的困境及优化对策分析[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1):28.
[4]张广伟.现代中职体育教学开展的困境及优化策略研究[J].才智,201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