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美德二三事
2019-11-25
1930年,歷史学家劳干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进入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工作,傅斯年一直是他的上司。在此后的岁月中,他与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有过多年的交往,他经常向陈寅恪请教学术方面的问题,陈寅恪给了他很大帮助,他很感激,因此对陈寅恪格外尊重。1949年,劳干随迁台的史语所去了台湾,仍在史语所任职。1950年,傅斯年因病去世,有关部门决定对傅斯年的遗稿进行整理,劳干参加了傅斯年遗稿的整理工作。有一天,劳干在翻阅傅斯年留下的一本书时,发现书中夹着一张便条,他展开一看,原来是多年前陈寅恪写给傅斯年的,便条的内容,竟然是陈寅恪向傅斯年推荐劳干!劳干看了这张便条后感动万分,因为此前,他从来没听说过这件事,与陈寅恪交往那么多年,陈寅恪也从来没向他提起过这件事。如果不是这次偶然的发现,他永远也不会知道陈寅恪曾经默默地帮助过自己!他因此对陈寅恪更加充满了敬意。
同样的事情,在历史学家王永兴身上也曾发生过。王永兴是陈寅恪的弟子,上世纪40年代曾在清华大学任讲师工作。1990年,清华大学纪念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讨论会出版了一套纪念文集。有一天,王永兴查阅清华校史档案,无意中发现了一封信,写信的日期是1947年,是陈寅恪给当时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信,信的内容是希望梅校长为王永兴解决住房问题:“思维再三,非将房屋问题解决不可”,否则“弟于心亦深觉不安”……王永兴拜读罢这封信后,“大梦初醒,悲感万分”,因为这件事陈寅恪从来没有向王永兴提起过!后来,王永兴写了《种花留与后来人》一文,表达了对陈寅恪的感激之情。
新中国成立初期,王元化忽然接到复旦大学的聘书,聘请他到复旦中文系兼课,王元化因此成了复旦大学的教授,在复旦从事了几年教学研究工作。那么,复旦是怎么发现王元化进而聘请他的呢?王元化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几十年后,王元化读到了唐弢的《狂狷人生》,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当年之所以能收到复旦大学的聘书,是出于郭绍虞的举荐。但那时两人并无来往。更难能可贵的是,几年之后,两人有了长时间的密切交往,但在交往过程中,郭绍虞从来没有提起过这件事。
以上三个小故事,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主人公——陈寅恪和郭绍虞在帮助了别人之后,却从来没有向被帮助的人提起过。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不求回报地暗中助人则更难能可贵。陈寅恪和郭绍虞“助人不声张”的做法,使其人格修为达到了令人仰望的高度,也从另一个角度为我们诠释了“大师”两个字的真正含义。(唐宝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