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居正的“人莫能测”

2019-11-25游宇明

钟山风雨 2019年5期
关键词:张居正奏折万历

游宇明

在历史上,张居正也是个牛气冲天的人物,其知名度绝不亚于曾国藩。嘉靖四年(1525),张居正出生在湖北荆州一个普通的秀才家庭,却在不到50岁坐上内阁首辅的椅子,在这个位子一待就是十年。如果不是万历十年(1582)去世,以明神宗對他的信任,这个首辅还真不知当到什么时候。

张居正确实为国家做了许多事。首先他敢于向皇帝进言。万历七年(1579),明神宗要求户部拨给他十万两银子,以备光禄寺御膳之用,张居正上疏据理力争,说户部收支已经入不敷出,倘若发生水旱之灾和边事,“何以给之”?皇帝拗不过他,只得放弃这个要求。同时,张居正还建议停止重修慈庆、慈宁二宫及武英殿,节省各种宫中费用,皇帝也一一应从了。

初上任时,张居正发现国库无比空虚,于是建议皇帝在全国推广“一条鞭法”。这个新法规内容非常简单,就是将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其他杂征整合成一个项目,只收银两,按田亩折算缴纳。这样,一方面使老百姓的赋税负担相对平均,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史载,张居正执政时,“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在军事上,他大胆起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戍边守界,指派凌云翼、殷正茂等人平定西南叛乱,稳定了国内的政治局势。张居正非常重视吏治,下令对全国官员“综核名实”,也就是评价一个官员,不仅要考察他实际的政绩,还要听听老百姓对他的反映。他还主张减轻老百姓负担。万历十年,明政权财政状况大为改善,国库存银达七百余万两,仓库里的粮食堆积如山,张居正上书皇帝,请求免除自隆庆元年(1567)至万历七年(1579)之间各省所欠的钱粮。他倡导农商并重,“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

不过,人性往往是复杂的,张居正是个能臣不假,但他同时也是一个阴谋家,时人说他“人莫能测”,绝非诬蔑。

张居正初进内阁时,首辅是高拱,他只是次辅。高拱也能办事,内政、边事皆有建树,但能力明显比不上张居正,此君的权欲极强,很想将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总督冯保手中的某些权力夺过来。明代的宦官系统机构宠大,位高权重,号称“内府”,如果想跟宫廷外面的中央政府作对,内阁首辅不一定有办法。高拱最初是想联合张居正一起来做这件事的,特地派了心腹韩楫向张居正打招呼。他想得很简单:先稳住张居正,成功了,再慢慢收拾他,毕竟一山难容两虎。可23岁即中进士的张居正何许人也,他还有耐心等待高拱慢慢收拾自己吗?再说,早在隆庆五年(1571),高拱实际上已经算计他一回了。那年,内阁辅臣殷士儋退休,内阁中只剩了高、张两人。为了约束张居正,高拱向皇帝建议增添阁员。张居正自己写了“票拟”交给冯保,以皇帝的名义批示:“卿二人同心辅政,不必添人。”这事如果冯保不帮忙,张居正是不会过得这样舒服的。张居正口里不说,心里一笔一笔记着呢!他立即向冯保通风报信,冯保感激得恨不得给他下跪。隆庆六年六月初十,高拱递交了一份奏折给皇帝,核心内容是:请皇帝罢黜司礼监,将权力还给内阁。高拱的算盘打得叮当响,按惯例,皇帝接到奏折,会由内阁“票拟”谕旨,到时他按自己的意见处理就是。然而,由于冯保事先得到了张居正的情报,接到奏疏,没有按常规将其转给内阁,而是自己代替皇帝“票拟”了谕旨:“知道了,遵祖制。”司礼监的设置本就是祖宗旧制,“遵祖制”三个字,立即宣告了高拱第一个回合的失败。张居正暗地里用了功夫,大帮了一把冯保,见了高拱,张居正依然谦逊有加、笑容可掬,仿佛两人一百年前就是朋友。

高拱是个不服输的人,他没有就此罢手,相反,马上又呈上了第二份奏折,一定要皇帝转发内阁,由内阁“票拟”处理意见。冯保无可奈何,只好照办。高拱“票拟”的意见自然是强调撤销司礼监利国利民,非立即操作不可。更要命的是高拱还暗地策动亲信、工部都给事中程文弹劾冯保,比如引导先帝玩“房中术”,送给先帝“诲淫之器”和“邪燥之药”,利用“矫诏”,使自己升任司礼监掌印太监;万历皇帝即位时居然在御座房站立,与皇帝一起接受百官朝拜。一句话,冯保罪大恶极,不“明正典刑”(处死)不足以明礼法、平民愤。历朝历代都不缺抱权势者大腿的人,程文第一个冲上去了,雒遵、陆树德等也急不可耐地跟着使劲。面对满朝风雨,自信见过世面的冯保也懵了,他连忙派人向张居正讨教,张居正偷偷地给他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利用高拱说过的“十岁天子如何治天下?”这句话大做文章。

说起这句话的来历有个小故事。前面说过,高拱第一次上奏折要求裁撤司礼监时,冯保没有转发内阁“票拟”,而是请皇帝批示“照旧制行”。诏令制作好之后,冯保派文书太监送给内阁,高拱问道:这份奏折为什么不交给内阁票拟,而直接由宫中发出谕旨?文书太监回答:这是皇帝的“御批”。高拱深表不满:“安有十岁天子而能裁决政事者乎?”当然,向皇帝汇报时,冯保将这句话稍稍改动了一下,说:“高阁老云:十岁孩子安能决事?”皇帝怒发冲冠,当即报告皇后、皇贵妃,三人抱头痛哭。隆庆六年六月十六日早朝,皇上有旨,召见内阁、五府、六都大臣。高拱正为自己的计谋洋洋得意,不料太监喊的却是“张先生接旨”,这明显是将信任的重心转向隔岸观火的张居正了。这道圣旨很长,它的中心意思只有一个:高拱专擅威福,着回籍闲住,不许停留。自此,高拱在大明政坛一蹶不振。后来,张居正更是深度参与了冯保策划的王大臣擅近皇帝之身事件,差点置高拱于死地。

要说张居正人品坏到了极点,十恶不赦,似乎也谈不上。高拱被逼立即离京,冯保派来的身穿红色号衣的骑兵将其贵重行李抢夺一空,随行的男女仆人都只顾自己逃命,高拱饥饿难耐,好不容易才找了家小店吃饭。但到了良乡真空寺后,一切待遇都改变了,亲朋故友纷纷前来看望,赠送各种用度,驿站负责护送。而这一切都是张居正安排的。万历六年(1576)三月,张居正回家安葬亡父,路过河南新郑,两人相约见面,抱头痛哭。张居正到江陵老家之后,还写信给高拱,倾诉见面的欢悦。回京途中,路过新郑,又去拜望高拱,到了京都再次去信问候。万历六年九月,高拱去世,其夫人张氏向皇帝上奏请求恢复原来的政治待遇,皇帝不肯,张居正反复说情,一再谈及高拱在先帝潜邸(裕王府)的功劳,皇帝才同意按原先的官衔安排后事。张居正在高拱去职之后对他的种种“善待”,自然不能说完全没有作秀的成分,却也可以见出他内心的那一份温润。

(责任编辑:苏)

猜你喜欢

张居正奏折万历
书坊与名士:万历年间戏曲评点兴起的双驱
张居正《论语集注直解》中的察人用人之道探析
庭院吉气自何方 一份紫禁城庭院门位相度奏折的图解
日本藏万历世德堂刊传奇《水浒记》考述
明代万历年间“矿监税使”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从张居正看人才培养
“奏折是最靠不住的东西”
《田中奏折》并非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