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星空去
2019-11-25谭香山
谭香山
现在,当我们走进影院看一部太空片时,我们想看的是什么?
世道好像已经变了,很难想象若是《2001:太空漫游》在今年上映,会得到什么样的反响。也很难想象现在的观众会如何看待塔科夫斯基《索拉里斯星》这样的作品。如今,太空和宇宙仿佛已经不是想象力和认知的边界。不论是《星际穿越》《地心引力》这样相对商业的作品,还是克莱尔·德尼《太空生活》这样的作者风格强烈的电影,对于未知的大胆想象仿佛都让位于我们熟知的故事形态。太阳之下无新事,逃出太阳系也一样。
詹姆斯·格雷的《星际探索(Ad Astra)》就是这样一部难以评价的电影。观众若是想看到关于太空的瑰丽冒险故事和未知世界,那大概会非常失望;但跳出太空片的定式,这又是一部简洁优美的成长之歌。
太空,或我们已经习见的风景
《星际探索》的故事总结起来相当中规中矩以至于乏善可陈:布拉德·皮特饰演的宇航员罗伊从小被父亲抛弃;父亲是一名优秀的宇航员,在16年前出发寻找外星生命并神秘失踪;16年后,父亲失踪之地突然出现大量电子流并对地球造成毁灭性打击;于是罗伊接受了宇航局的任务,前往太空给可能还健在的父亲发报,并试图阻止这个灾难;最后,罗伊面对关于父亲和父子关系的真相,也解决了长达十几年的认知问题。
一个几乎是粗陋的俄狄浦斯故事,没有波折、没有反转,甚至没有意外。稳定如主角本人,他在任何极端情况下心率都不曾超过80。看似是男人的男孩寻找将自己抛弃的父亲,找到后,却发现父亲并不如自己想象中那样是个一往无前的英雄、科学家和拓荒者,而是杀人犯、偏执狂、疯子和衰老的人。精神的父亲和肉体的父亲一起陨落在海王星旁的无限空间中,而主角回到家,回到真实的生活并获得了真正的平静。
故事层面的简单无法掩盖导演能力的出类拔萃。该片摄影、音乐和节奏无一不佳,演员表现相当动人,而各个剧情单元间结合流畅,几乎是诗性的。在某些片段,笔者几乎还感到了塔科夫斯基《索拉里斯星》式的缓慢诗意堆积。这一切中最为有趣的一点,则是对太空世界的日常化想象。在近未来,主角搭乘“商用火箭”去往月球,而后去火星。商用火箭的想象几乎无限逼近我们现有的商用飞机:“火箭空姐”用温柔而疏离的声音感谢全体乘客参与这次航行,宇航员穿着厚重的宇航服,却像在经济舱一般客气交谈;可以购买耳塞和眼罩,也能享受影音娱乐系统;火箭上宇航员们的谈话方式和长途巴士司机无限接近,而月球上不仅有快餐店,还有DHL邮政。
这种对现在地球生活的模仿不仅仅是生活细节层面的模仿。在近未来,人类的疆域扩张到太空,野心、政治和暴力也一同拓展。该片中,主角始终苦于官僚主义及其无能。信息层层分级,导致他永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下一步该做什么,或自己能怎么做。系统对人实施的掌控也是卡夫卡式的:每天必须对一个机器说出经历的一切和私密情感,让一个冰冷的机器声音判断自己是否通过心理测试。资源战争的爪牙也延伸到了月球表面,在黑白相映的真空寂静中,宇航员们相互射击,每一秒都涉及生死和人类的贪欲。尽管身在太空,人仿佛还是现代资本主义机器中的一个螺丝钉:永远在和系统纠缠,永远在被系统控制,孤独和异化如影随形。
这种孤独也正是男主角一直面对的孤独:他无法面对系统中的人,也没法拥有所有人都应该拥有的“正常”感情。在妻子的触碰下,他会躲闪;在欢笑的同事面前,他眼神游移、一言不发。他拥有的唯一平静时刻居然是对着机器叙述自己的感情时,以及一个人面对浩瀚而危险的太空时。在机器面前,他不用处理感情和伤害;在太空中,他永远孤独。而这孤独也是地球的孤独,而非新的太空式的孤独。
永恒回归和成长小说
从故事层面看,主角对于关系、人和情感的逃避,和太空、近未来和海王星发来的电磁波其实没有任何关系,仅仅和未解决的俄狄浦斯情结有关。这一次,弗洛伊德的势力直抵海王星卫星带,并终于制造出即将毁灭人类的大危机。
这种故事的选择同时构成了该片的长板和短板。因为故事简单,太空的各类形态才能如此优美而缓慢地出现在观众面前;但也正因为故事的老套和重复,部分观众才会觉得此片不知所云、令人思睡。
笔者无意批评这种弗洛伊德式家庭小说选择,只是想谈谈它带来的效果。这类将科幻题材日常化的倾向在近几年的影视作品中屡见不鲜:《星际穿越》中,关于时间的表述只是为了讲述一个亲情故事;《地心引力》中向无数太空片的致敬,也只是完成了一个并不壮烈的归家。但我们反观黄金时代的科幻作品,不论是《索拉里斯星》《2001:太空漫游》《银色星球》或是《猩球崛起》,都在更新人类对于认知边界的探索。拿塔科夫斯基的《索拉里斯星》进行对比,便能看到两种太空故事的思路区别。在《索》中,宇航员克里斯来到索拉里斯星附近的空间站,发现该星球能够反射出一切他意识中的欲望。于是死去的妻子以中微子生物的构成来到他的身边并缓慢接近人类。当观众以为该片是一个披着太空表皮的爱情故事时,剧情急转直下:复制的妻子被消灭,科学家以为星球终于开始理解人类并进行沟通,便回到地球上。然而这回家竟然也是索拉里斯星提供的虚拟真实:屋内开始下雨,主角跪在父亲面前,做出忏悔的姿势,这小屋、记忆是他在被索拉里斯星吞噬后形成的一个岛屿。
在《索拉里斯星》中,借着爱情、记忆和归家的故事表象,讨论的是一个人类认知的极限:我们该如何认识一面镜子?当一个事物没有主体,仅仅反射观看者的欲望时,我们该如何了解,并与之交流?这是一个向外的思路,也符合太空片向外探索的故事机制。但在《星际探索》中,故事核心却是内卷的。主角的身体越是向地球外逃逸,他的精神就越是向自我内部深潜。故事的转折点出现在他夺取了加载着核弹的武器前往海王星和父亲对峙的旅程中。在长达80天的绝对孤独中,主角逐渐意识到自己希求的孤独并非真正的孤独,仅仅是一种逃避的手段。于是这本是逃避政府、系统和权力的航行终于也变成对情感的追寻。在这样的孤独中,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一直逃避的和人的交往和信任才是生活的养料,也越来越怀念自己忽略的妻子和周围充满爱的人。在海王星的基地,主角面对老迈的父亲,发现他昏聩、糊涂且疯狂时,没有歇斯底里,而是说出了十几年来一直想说的那句话:“即使这样我也爱您。”
这是精神上的弑父,也是主角真正的成长时刻。可我们怎能指摘这样的故事,它仿佛和我们所有人都息息相关。在《索拉里斯星》中,一名科学家指责主角“将科学的追寻变成了爱情故事”,《星际探索》也是将一个科学故事变成了成长小说,可这究竟是不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太空不能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隐喻?片名Ad Astra取自拉丁諺语“Per aspera ad astra”,意思是“经历险阻,向星空去”。主角经历的并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险恶,更是精神的阻碍,作为最终目的星空也不仅是现实存在的太空,而是精神的自由和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