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共识与偏见家乡与异乡

2019-11-25韩文苑

北京青年周刊 2019年43期
关键词:齐奥奖得主克莱

韩文苑

10月10日,不论这是不是你最期待的结果,2018、2019两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被分别授予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彼得·汉德克,后者的得奖随即引发了激烈的舆论震荡。话题最终还是要回归于文學。10月9日,就在诺奖公布前一天,曾经的两位诺奖得主,莫言与勒·克莱齐奥在北京鼓楼西剧场进行对谈,谈话传达了他们的共识:不论诺奖怎么变化,文学会永远关注故事,因为故事里,就拥有历史、民间与未来。

10月9日上午,时值2019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前一天,“故事:历史、民间与未来——诺贝尔文学奖作家高峰对谈暨《莫言作品典藏大系》(1981—2019)新书发布会、《蛙》《丰乳肥臀》等数字及有声图书首发启动仪式”在北京市鼓楼西剧场举办。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两位诺奖得主一道作为重要嘉宾出席对谈环节,无疑是本次活动的重中之重。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理由中,勒·克莱齐奥的作品被形容为“新的旅程、诗意的冒险和感官的狂喜”,而莫言则被描述为“一个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们胆大妄为、孤立无助、荒诞不经的世界”。两人的写作都源自民间,以“故事”记录着历史,书写着关于人性和人的世界的寓言。勒·克莱齐奥始终游走于不同的文化之间,非洲曾启发了他的创作,和印第安人一起生活改变了他对世界的看法;莫言则在文学的“高密东北乡”安置着他“飞跃于人类存在状态之上”的想象。

于莫言而言,从第—次发表作品,至今已接近四十个年头;而勒·克莱齐奥自1963年出版第一部小说《诉讼笔录》,至今已近六十年。他们笔耕不辍地向世人讲述着他们的故事,始终怀着对人类文明的关切和隐忧。如果说诺贝尔奖只是一个荣誉或标签,是一个令两位世界级作家同台对话的契机,那“故事”则隐含着他们作为文学家和小说家的精神内核。在全球化飞速发展和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是否还需要说书人口耳相传讲述的故事?

猜你喜欢

齐奥奖得主克莱
Cardinali lives without electricity卡尔迪纳利的无电生活
漫画
自己的选择
诺奖得主唐娜·斯特里克兰:做自己喜欢的事
诺奖得主霍夫曼团队落户深职院
意外的结果
六大诺奖得主答经济之问
意料之外的结果
“看不见”的桃花源——浅析勒·克莱齐奥《看不见的大陆》
破茧而出、羽化成蝶——论勒·克莱齐奥《寻金者》对通往乌托邦之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