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70年的回电:李白先辈,黎明到了

2019-11-25

新传奇 2019年43期
关键词:电波电报消逝

“永别了,同志们!我想念你们!”当这句话化作那永不消逝的电波,坐在大银幕前的女报务员苏采青已经哭成泪人。因为她内心深埋着一个让她刻骨铭心的秘密:那位上海的同志到底是谁?他还活着吗?60年后,她终于找到了答案。

1958年,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映,无数观众第一次知道了李白这个名字。“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电影中的这句遗言,曾感动无数观众。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1000多公里外的西柏坡,有一名年轻的报务员,在收到李白的最后一封电报后,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去追寻一个答案:对方到底是谁?他怎么了?他还活着吗?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一档文化节目,邀请了当年这位接收李白电报的报务员苏采青。她讲述了跨越半个世纪苦苦找寻电波另一端战友的心路历程。

现实版《潜伏》:从假夫妻到真相爱

李白,原名李华初,别名静安,1910年出生在湖南浏阳县一户贫苦农家。1937年10月,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李白,作为第一批掌握无线电台技术的骨干被派往上海,在日寇和汪伪军警的严密监控下建立秘密电台。

为了保护李白不暴露身份,1939年,党组织决定派一名女同志与他假扮夫妻。当时,从没谈过恋爱、只有20出头的裘慧英,听说自己的任务是跟一个陌生男人假结婚、一起生活时,顿时尴尬得满脸通红。尽管内心非常忐忑,但她还是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两个从未谋面的陌生男女刚见面不久,就拍了一张“假”结婚照。

“结婚”后,他们一起生活在一幢西式小楼里。在长达一年的接触中,李白斯文的外表、坚毅的内心深深地吸引了裘慧英,裘慧英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也同样吸引着李白。于是在1940年的冬天,他们再次走进照相馆,拍下了一张真正的结婚照。

“永别了,同志们!我想念你们!”

1948年12月30日凌晨,一封最高保密级别的关键军事情报必须马上上报中央。这封情报内容很长,需要发送的时间也很长。这就意味着,李白可能随时暴露。

然而,李白依然让“嘀嘀嗒嗒”的电报声再次响起。这一次,李白的电台被特务监听到了。很快,特務开始实施分区停电,侦听车开往区域内侦察。可是此时,李白已经顾不上这些,没有什么比把这封关乎解放战争胜败的绝密军事情报发出去更重要。

当特务秘密包围黄渡路这座3层小楼时,裘慧英依然陪伴在丈夫身边。午夜2时左右,李白听到有脚步声,他料知事情不妙,要求妻子马上带着儿子从邻居家快速撤退。而他自己则用最快的发报速度,坚持把最后一条电文发完。当这封绝密情报化作电波,他终于胜利完成了任务。然后,他郑重地在电报机上敲出了3个“V”的紧急警示信号,向同志们作了最后的告别。

“永别了,同志们!我想念你们!”相信电影中李侠的这句话,一定也是李白当时的内心独白。因为在那一刻,他是自豪的,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也是不舍的,他再不能跟妻子、同志们并肩战斗;他更是满怀希望的,因为,他已经看到了黎明。

1949年5月7日晚,李白等12位同志被秘密杀害。

60年后,终于知道“他到底是谁”

1958年,在李白牺牲9年之后,《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映,引发全国轰动。

“永别了,同志们!我想念你们!”当这句话化作那永不消逝的电波,坐在大银幕前的女报务员苏采青已经哭成泪人。

没有人知道这位20多岁的女孩心里,深埋着一个让她刻骨铭心的秘密。9年前的那个夜晚,1948年12月30日凌晨,千里之外电波的那一头,那位上海的同志到底是谁?他还活着吗?

当时,每个报务员都只知道对方是何处电台、多长时间联络一次、联络的频道和呼号以及如遇危险时的警示信号,其余便不能问也不能说。

2008年,苏采青从报纸上得知,当年的中央社会部长李克农早在上海解放第三天,就专电时任上海市长陈毅,要不惜代价查明李静安同志(即李白)的下落。至此,60年之后,苏采青终于知道了她当年的联络人就是李白。

两年后,在位于上海的李白烈士故居纪念馆里,苏采青注视着李白的遗像,久久不愿离去。她走上小阁楼,坐在电键前,很想给他回一封电报,因为有那么多好消息,可以告慰烈士。

节目中,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苏采青,跨越时空终于发出了这封发自肺腑的回电:“李白前辈,您期盼的黎明到了!”

(《环球时报》2019.10.19等)

猜你喜欢

电波电报消逝
The Speed of Light
汤姆的电报
加拿大侦测到来自外太空的神秘电波
电报
传“电报”
电波跨越大西洋
消逝的打麦场
30年,光阴的故事——消逝的记忆
即将消逝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