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生体育品德的培养研究
2019-11-25辛艳军李倩倩
辛艳军,李倩倩
1 前言
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2017版《普通高中体育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其中,体育品德又包括体育品格、体育精神、体育道德。而体育品德是以前较为忽视也是较难发展的素养之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为必修课降低学分,体育与健康、艺术、技术等提升占比,体现了国家对于“立德树人”的重视,学生多元发展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要求。体育与健康的核心素养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而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新体育课程课标是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下,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在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和运动能力教学过程中,以集体性的体育活动、游戏等有效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参与和竞争以及遵纪守则等的体育品德及意识。
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使之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的最基本的先决条件,更能够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人际交往、团结合作的能力等。学生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发展体能并提高运动认知;通过参加体育锻炼获得运动的乐趣,增强人际关系;在运动和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塑造克服困难的毅力。没有了身体,其他的任何一切都无从谈起。体育锻炼是通过体育规则去完成体育活动,并以身体练习为手段,锻炼体能,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体育品德为成为一个社会化、个体化、创新化的健康能人而做铺垫。
2 课堂教学中的培养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主要阵地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切入点,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为体育品德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应切实注重体育课程的成效性。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开设必修体育课程,通过专项教师教学示范,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的要求,如球类、田径、操舞类等,在锻炼了体育核心素养运动技能的同时,通过规则的讲解以及美德教育,使体育品德伴随学生的终身阶段发展所需而不断向前发展。
2.1 崇尚平等和平意识的培养
体育精神是崇尚公正、公平、公开的。发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精神就是通过发挥个人天然的运动技能和潜能,不断创造出人类竞技历史记录。而在这一过程中严禁运动员使用任何违禁物品,如兴奋剂等化学药物等,因为这违反了自然发展规律。体育精神就是不是要为赢得胜利而不择手段,体育是要人们通过刻苦科学的训练方法而达到更高更快更强的身体技能效果。所以这一遵循自然规律的体育运动精神是有别于其他科技比赛的最重要的不同,他体现了人类以人为本的基本素养。体育竞技运动项目通常是为了促进人类体育身体素质的发展而产生,并有利于了解人类的身体极限和运动发展规律。所以体育和平意识也是显而易见的,相互的切磋游戏可以达到激励锻炼的效果。
2.2 团队意识的培养
团结就是力量,所以团队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高中阶段的学生心智的发展已趋于成熟,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让他们学会很多与人相处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例如,接力赛、足球、篮球都是需要团队的齐心协力,相互配合,长短互补的能力。都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就在这方面可以体现出来。无论比赛的输赢,努力过并看到不足都是很大的进步。团队意识又是合作配合意识的原始概念。团队就象征社会,一个学生可以通过在体育运动中,团队角色而培养出社会人的素质,即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的砖头的奉献思想,还有灵活机动,主动配合,发挥最大的个人价值来。很多学生中有出现品德不佳就是不懂得相互关心,自私自利而失去自己适应社会价值的失败境遇。不论是未来公司间的合作竞争还是公司内小组的合作竞争,人的价值只有在团队才能体现出来。当所有人为了集体而相互感染,拼搏,赢得胜利时,所有人都获得了这份荣誉,成为一个团结的有归属感的团体,而积极训练,提升自己,相互影响,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动力。
2.3 竞争意识的培养
参加体育比赛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发展学生的竞争意识。高中阶段的学生因为承受着高考升学的巨大压力,各种考试的轮番轰炸常常使他们情绪不稳,而让他们通过训练,提升身体的竞技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小型体育比赛展现个人技能,拼搏后取得胜利,得到巨大的荣誉感,是非常有意义的缓解学习压力的教育体验。体育运动以比赛最为有趣,可以衍生出高下对比来,所以学生会通过比赛成为有社会价值的杰出人群。个人的生存法则就是优胜劣汰,社会的发展机制也是靠优胜劣汰的市场衍生的。没有竞争意识,就会没有斗志、没有理想而成为颓废的低素质的、处于社会食物链最底端的人群。夸张地说,比赛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比赛的失败感会促使学生加倍的斗志和努力提升自己能力的愿望。所以竞争意识看起来有点残酷但却是非常有效的方向性动能。
2.4 规则意识的培养
体育运动的规则意识是体育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遵守规则是一个学生参与体育获得的基本素养。纪律还包括责任、规范、自律、灵活机巧等行为素质。没有纪律就不能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更谈不上发展。高中阶段的学生较为明白事理,大局意识较强,行为态度表现较为理性,培养规则意识可以锻炼学生的自我修养,通过合理的方式渠道获取胜利是最体现公平公正的。在一个标准下,谁更努力更付出,谁才能获得更大回报,而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胜利,一方面没有意义,一方面也没有锻炼到自身的能力,所获得的胜利也没有什么价值感。所以规则意识是开展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石,是不可逾越的底线,是人生存在任何环境上屹立不倒的基本生存法则。
3 结语
以学科素养为背景的新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积极的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提高自我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最为关键的是让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培养健全人格、热爱和平、崇尚科学平等的价值观;在运动中坚韧乐观,有团队意识,互助互爱,协同发展;有竞争意识,包括提升能力、发挥自身价值、体现才智谋略等,正确面对胜利和荣誉,遵守规则不逾越界限。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塑造和培养学生积极的、健全的人格魅力,增强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豪感和幸福感。